返回 北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00章 这个大宋……有点暴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知白远b寇季果决,同样是赌上仕途,张知白果断乞骸骨,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似张知白这等,马上有机会补入内廷的重臣,拿仕途跟高处恭Si磕,高处恭已经败了。
    张知白一旦如愿辞仕,那么高处恭的仕途也就跟着完了。
    朝廷的诸多规矩,一直在变,可有一则规矩,至今仍旧留着。
    那就是重臣Si谏,无论对错,朝廷必须应允。
    张知白用仕途谏言,跟Si谏没什么区别。
    张知白一旦离开了朝堂,一日不起复,高家就一日不能抬头。
    唯有张知白再次起复,或者辞仕以后,高家才有抬头的机会。
    高处恭再也没有心思盯着赵祯了,回过头对张知白怒目相向,“张知白,我高家从未得罪过你,你为何要如此针对我高家?”
    张知白面对高处恭的质问,冷冷的道:“高家乃是将门,将门就该为国撕杀,而不是窃取国之重器。国朝大义在前,你却只顾着一家私利。
    你敢顾家不顾国,我便敢将你一家拉下马。”
    张知白在高处恭怒目下,摘下了头顶的官帽,端端正正的放在了地上,对着坐在座椅上的赵祯,拱手一礼。
    “臣张知白告退!”
    不等赵祯开口,张知白已经支起了身,甩了甩袖子,对着高处恭冷哼了一声,背负双手,离开了资事堂。
    那架势要多洒脱,又多洒脱。
    王曾眼瞅着张知白离去,心里是五味杂陈。
    他前几日才找到张知白,告诉张知白,他和吕夷简商议过,有意让张知白补上内廷的那一席空缺。
    可不等他和吕夷简二人将此事落实,张知白就选择了跟高处恭Si磕,主动辞仕,离开了朝堂。
    张知白可以说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内廷了,他却如此果断的cH0U身而去。
    他表现出的大义,王曾不得不佩服。
    要知道,文臣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入相、名流青史。
    但凡入相的,不论忠J,皆有名流青史的资格。
    朝堂上的文臣当中,以及辞仕的文臣当中,能舍弃相位,舍弃名流青史机会的,目前为止,只有张知白一人。
    即便是已经成为圣贤的寇准,在这一点上,也b不上张知白。
    内定的三宰之一离开了朝堂,王曾和吕夷简的心情极差,所以对高处恭就没有任何好脸sE。
    “高处恭b迫官家,诽谤君上,又有Za0F之嫌,当罢官去职,贬为庶民。念其父乃是我大宋定鼎之臣,高家子弟不予株连,高家子弟皆可借着祖辈荫补做官,但官爵不得高于五品。
    两代以后,观后效再作定夺。”
    “张知白胁迫君王,当削职为民。”
    吕夷简声音沉重的开口。
    吕夷简虽然重处了高处恭,但却也没有对高家赶尽杀绝,算是变相的维护了太祖皇帝赵匡胤许下的承诺。
    吕夷简之所以没有赶尽杀绝,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因为不能。
    高家在将门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许多将门都将高家当成了标杆。
    冒然将高家赶尽杀绝,只会引起其他将门的恐慌。
    吕夷简留有余地,是为了安抚其他将门。
    他将一切的重责,归于高处恭身上。
    就是借此告诉其他将门,错在高处恭,所以朝廷必须重处高处恭,朝廷并没有清除将门的意思。
    王曾面sE冷峻的在一旁道:“附议……着中书舍人即刻草诏。”
    一对一的Si磕,就是这般。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所以在朝堂上很少见。
    不到身Si道消的时候,一般不会如此。
    即便是快要身Si道消了,也不会如此。
    因为这么做,不仅自己得受罚,子孙后代也得跟着受罚。
    历代官家很欣赏这等忠良,但欣赏你,不代表你无罪。
    胁迫君王,就是罪。
    若是不重处,人人效仿,那还了得。
    “噗通……”
    高处恭瘫坐在了地上,像是被cH0U了混一样。
    曹玮怜悯的瞥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
    赵祯没有开口处置高处恭,也没有说出什么违背赵匡胤许给武勋们的承诺的话,曹玮自然没办法帮高处恭说话,也没办法维护高处恭。
    因为高处恭是败在了张知白手里的,是张知白拿着仕途Si磕磕倒的。
    此事在朝廷的规则当中。
    高处恭撞上了张知白这个狠人,只能自认倒霉。
    “哎……”
 &n

第0600章 这个大宋……有点暴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