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73章 再征辽,起风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寇季点头道:“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会想尽办法将我们换回去,换别人来接替我们。但是对辽的战事,他们绝对不会阻止。
    而能换我们回去的,只有官家。
    官家若是不点头,他们再上书也没有用。”
    种世衡迟疑道:“那官家会不会将我们换回去。”
    寇季听到了此话,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种世衡紧紧的盯着寇季,等待答案。
    寇季思量了许久,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虽说寇季是看着赵祯一点点变成熟的,多多少少也了解赵祯。
    可是在这种事情上,他不好下断言。
    他不希望赵祯将他们换回去。
    可换位思考,他要是在赵祯那个位置上的话,一定会将他们全部换回去。
    原因无他,他们这群人功劳太高了。
    他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种世衡在河西建立了巨大功勋以后,其实也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此前朝廷封赏了所有在河西建功的将士,但对他们二人的封赏却没有提及。
    不是朝廷不想封赏他们,而是除了王爵,朝廷已经没什么可以给他们了。
    他们又手握着朝廷的兵权。
    已经到了可以威胁赵祯帝位的地步。
    赵祯将他们换回去,全君臣之义,防谋朝篡位之祸,绝对有可能。
    赵宋皇室,是一个借着兵变起家的皇室。
    如今赵祯能将军中的大权寇季,给种世衡等人,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超级大度的皇帝了。
    若是换成赵光义或者赵恒的话,估计他们两个人身边早以站满了宦官和重臣,一个个都将刀子搁在他们背后了。
    所以,赵祯对他们的信任,已经超出了一个皇帝对臣子的信任了。
    所以赵祯要是随后将他们换回去的话,寇季完全能理解。
    毕竟,赵祯就算再信任他们,也不可能将皇位主动往他们屁股底下送。
    寇季不知道赵祯该怎么选。
    但是赵祯却知道自己该怎么选。
    在赵祯派人去给王凯和李昭亮二人送调令的时候,也写了一封奏疏,送到了汴京城。
    奏疏一入京,立马引起了热议。
    朝堂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往日里跟武臣们不对付的文臣,居然跳出来推举朝堂上的那些武臣去边陲征战。
    其目的是什么,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就是不能让寇季、种世衡等人在建功立业了。
    要是让寇季和种世衡等人再立下破天大功,那皇位就真的有改姓的危机了。
    值得一提的是,寇季猜测的很准确。
    朝臣们只是奏请让赵祯派人替换寇季和种世衡,但是没有人对寇季提出的趁机攻打关外的辽土有任何异议。
    姿事堂内。
    吕夷简沉声道:“臣推举老将呼延必求为征辽先锋……”
    张知白拱手道:“臣推举老将王德用为征辽中军大将……”
    刚刚押送着大批金银还朝的王曾,也拱手道:“臣推举老将高继勋为征辽先锋……”
    吕夷简三个人推举的人很有意思。
    三人推举的三个人几乎都是老将。
    呼延必求是大宋名将呼延赞的儿子,真宗皇帝在位的时候,也算是为大宋打了不少仗,只是没有曹玮和李继隆那么大名声而已。
    真宗晚年,呼延必求重病缠身,几乎处在了半隐退状态。
    赵祯登基以后,呼延必求几乎一直处在隐退状态,所以名声不怎么显。
    王德用几乎不用多说,那是绝对忠诚的保皇党,因为年迈的关系,兵制革新以后不久被调到了御林卫,担任御林卫大将军,负责赵祯的安危。
    赵祯此前出宫的时候并没有带他,所以他率领着剩余的御林卫,帮着赵祯守着皇宫。
    高继勋,那是老将中的老将,其父是大宋开国大将王审琦的部下,名唤高琼。
    大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潜邸之臣,功勋卓著。
    死后被追封为卫王,谥号烈武。
    所以很多人有称他为烈武王。
    高继勋也算是将门虎子,为大宋建立了不少功劳,爵封渤海郡开国公,如今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疾病缠身。
    真宗晚年,高继勋就处在半隐退状态。
    赵祯继位以后,他也一直处在隐退状态,这些年,只在赵祯登基的时候露过一面,其余时间几乎待着不出来。
    并且极力约束着家中的子弟,不让他们出来惹祸。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家中子弟,才免过了此前赵祯处理武勋的祸事。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有两个高家。
    一个是高怀德所立的高家,一个是高琼所立的高家。

第0873章 再征辽,起风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