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六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位大师对朝廷有意定都长安一事早有耳闻,他们和邯郸大学堂的很多大儒名士也私下议论过,这时听到大将军主动征询意见,随即把“五德始终说”搬了出来。
当年光武皇帝定都洛阳,也是遭遇了重重阻力,最后无奈之下拿出了“五德始终说”说服了满朝文武。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秦尚水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本朝高祖皇帝时,用大臣张苍之议定为水德,孝文皇帝时用大臣贾谊、公孙臣之议,草定为土德。孝武皇帝依据鸿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中提出的三统说,确立汉为土德,并写入汉律。
本朝大儒刘向、刘歆父子根据周易?说卦中“帝出乎震”一语,按照五行相生原理重新排列古史次序。在世经一书中,他们从神农、黄帝开始推算出汉为火德。王莽篡汉时,就是依据世经的说法,认为汉为尧后,为火德,王莽为舜后,为土德,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要取代汉的火德,意在重演尧舜禅让的故事。
光武皇帝中兴后,于情于理都不好说自己的朝代是土德。为什么?因为此刻的土德,已经代表了王莽篡汉的动荡年代,遭人仇恨和唾弃,无论如何不能用。
光武皇帝是汉室后裔,中兴的也是大汉王朝,理所当然应该继承火德。如果说自己的朝代是土德,那他和王莽一样,成了篡汉者,岂不是笑话?要确定自己是火德,就要有依据,而依据就是大儒刘歆所作的三统历中的世经篇。依据世经篇中古代帝王次序和相对应的五德,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所确定的大汉为土德的说法是错误的,要更正。
前朝的皇帝因为错误地确立了大汉为土德,结果差点亡国,那时都城是长安,而王莽篡汉时都城也是长安,所以长安成了一个不祥之地,都城必须要改,要重新定都。
光武皇帝定都洛阳。大汉承继的是火德,洛阳有水,水能克火,为了求得吉祥,光武皇帝特意将洛阳的“洛”字改成了“雒”。
“所以……”郑玄最后郑重地说道,“朝廷突然决定定都长安,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虽然这些理由都牵涉到大汉兴亡,但国都太重要了,它关系到社稷的命运,汉祚的兴衰,不能有丝毫的轻率,需要有无可辩驳的理由,而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决定社稷兴亡更替的五德始终说。定都长安必须要以五德始终说来做为它最权威的解释,让天下人都信服,都能深切感受到大汉重振的希望。”
“如果没有五德始终说做为定都的基石,定都之议必然失败。即使长公主使用最强硬的手段强行定都,她也无法成功,因为恐惧和不安会让人们失去自信和希望,继而会导致中兴大业不断受挫,而中兴大业的受挫又会让更多人失去自信和希望,周而复始,结果不言而喻。”襄楷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大将军应该及时阻止长公主的冲动,避免中兴大业严重受挫,功亏一篑。”
李弘神情凝重,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
定都长安之议最强悍的阻力就是“五德始终说”,而这也正是长公主无法解决的难题。将作大匠孔融曾在晋阳召集数十名大儒名士和长公主、李玮等人辩论,最后长公主、李玮等人惨败于“五德始终说”之下。
=
“为什么要定都长安,我刚才已经详细说了。”李弘站在郑玄和襄楷面前,严肃地说道,“你们暂时把五德始终说放到一边,仅就长公主和朝廷提出的这些理由,你们是否认为定都长安比定都洛阳更有利于大汉中兴?”
郑玄和襄楷互相看看,点了点头。
“那么,当年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确立大汉为土德的古代帝王排序和其所对应的五德是否可信?”
郑玄和襄楷仔细想了一下,又点了点头。
“孝武皇帝确立大汉为土德的时候,采用的是以黄帝为首的帝王排序,其依据是国语、五帝德、帝系、吕氏春秋和史记,这种排序和战国时邹衍开创五德始终说时的古代帝王排序是一样的。而光武皇帝确立大汉为火德的时候,采用的是以伏羲为首的帝王排序,其依据是世经篇中古代帝王次序和相对应的五德,其主要出处是淮南子、庄子、易传和战国策。”郑玄解释道,“由于世经出现的年代和王莽篡汉的年代几乎一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能……”
郑玄大概觉得后面的话说出来极为不妥,所以说了一半不说了。
李弘犹豫了片刻,郑重问道:“如果孝文、孝武皇帝是对的,大汉的确应该承继土德,那么定都长安之议是否能得到拥护?”
郑玄和襄楷脸色骤变,目瞪口呆地望着李弘。
“是不是可以?”李弘再次问道。
襄楷紧张地喘了一口气,轻轻点了一下头,“不过,世经篇中古代帝王次序和相对应的五德已经流传了两百多年,它的权威性无可置疑,汉承火德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那么,当年光武皇帝是否下诏说,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确立大汉承继土德是错误的?”
“没有。”
“那就行了。”李弘缓缓说道,“你们看,现在大汉倾覆在即,社稷摇摇欲坠,事实证明大汉承继火德显然是错误的,否则大汉怎么会走到这一步?难道大汉当真要败亡吗?不会,大汉依旧会崛起,所以大汉应该承继的是土德。”
“大将军……”郑玄难以置信,失声惊呼道,“这需要充足的理由。”
“你们是本朝的儒学宗室,是泰斗,这个理由当然应该由你们来编篡。”李弘微微一笑,十分自信地说道,“大汉再度中兴是事实,大汉承继土德也是事实,我们不过需要一个理由,需要一个能证明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当年确立大汉为土德的依据是正确的理由而已。”
郑玄和襄楷面面相觑,瞠目结舌。
=
下午上中班,晚上不更新了。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六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