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迟来嫁妆,千金之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午时过半。
    空中暖阳愈发地璀璨。
    层层积雪于金色暖阳下渐渐消融成水。
    一时间。
    本就泥泞不堪的官道愈发地泥泞起来。
    沮阳城十里外。
    数辆平平无奇的马车摇摇晃晃地行驶于满是泥泞的官道之上。
    数十名腰悬刀刃,身骑高头大马的‘青年仆从紧紧地环绕于马车四周。
    沿途商贾见之。
    无不纷纷避让。
    然。
    马车方缓缓前行百余步。
    便勐然止步于官道之上。
    任那车夫再如何用力地抽打拉车的马儿。
    任那拉车的马儿吃痛之下再如何的用力。
    那深陷于泥泞官道中的车轮始终不曾前行丝毫。
    “老爷,马车又陷住了。”
    无奈之下,车夫只好顿住手中的鞭子,转身朝着车厢内禀报道。
    话音落罢。
    一身着灰色儒袍,头戴纶巾、满脸疲倦之色的中年男子自车厢内探出头来。
    左右查看一番后,方要走出车厢之际。
    那始终游走于马车四周的‘青年仆从们瞬间围来数人。
    “车外严寒,王老爷稍待片刻即好。”
    为首一人见状,翻身下马后快速拱手行礼道。
    “有劳余公子了。”
    满脸疲倦之色的中年儒生闻言顿住身躯,拱手还礼道。
    “王老爷客气了。”
    被称之为余公子的青年男子闻言满是恭敬之色地再度拱手还礼。
    其口中的王老爷不是旁人,赫然正是那燕王泰山。
    身为老五家余家下一任家主的余良才岂能不对其恭敬有加。
    待王文清重返车厢后。
    余良才缓缓摆了摆手,当即便有十余名‘青年仆从快速翻身下马。
    在一连串整齐划一的号子声以及马儿吃痛嘶鸣声中。
    原本深陷于泥泞之中的马车,终是再度缓缓前行。
    待马车稍稍平稳后。
    端坐于车厢软塌之上的王文清,自怀中缓缓掏出一蓝皮账册以及一黑白相间的狼毫笔。
    “夫人,研墨。”
    王文清手持狼毫笔,边缓缓翻开账册,边开口吩咐道。
    斜靠于其对面软塌之上的王夫人闻言,轻轻将怀中已然熟睡的幼子放于一旁。
    随即默默无言地自车厢边缘处取出一方砚台以及一根墨锭。
    清水入砚,墨锭轻转。
    数十息后,一砚浓澹相宜的墨汁缓缓摆放于王文清面前。
    王文清伸出狼毫笔于砚台中轻轻一点。
    待其吸饱墨汁后。
    王文清抬手于账册中缓缓书写。
    任凭行走于泥泞官道上的马车再如何颠簸。
    他那持有笔、纸的双手,始终稳如泰山。
    片刻后。
    墨迹干透。
    王文清缓缓合上写满字迹的账册,随即将其郑重地收入怀中。
    账册入怀。
    王文清感受着怀中那沉甸甸的账册,满是疲倦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发自内心深处的笑意。
    王夫人默默收起砚台。
    数次看向王文清、数次张口欲言,但不知为何每每话到了嘴边,却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自一家老少随余良才离开长安城后。
    一路行来王文清时不时地便自怀中掏出那本账册写写画画。
    有时为了书写账册,其甚至不惜与乞丐为伍,且一呆便是两三日之久。
    至于深入乡间村落的次数,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这一路行来。
    出长安城时仅仅只有数页的薄薄账册,渐渐变得厚实起来。
    而原本略有些许富态的王文清,却渐渐变得消瘦起来。
    其原本满面红光的面颊上,更是布满了挥之不去的疲倦之色。
    王夫人不知王文清于那账册中究竟书写了什么。
    其只知道这一路行来,自家丈夫将那账册看的比自身性命还要重。
    眼看着距离沮阳城愈发地近了。
    王夫人终是未能按捺住心中疑惑。
    “老爷。”
    王夫人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幼子,随即抬头看向端坐于身前闭目养神的王文清。
    “嗯?”
    闻得声响,王文清鼻息间发出一声疑惑,随即缓缓睁开双眼看向王夫人。
    “老爷这一路行来,屡屡废寝忘食地于那账册中写写画画。”
    “不知那账册......”
    王夫人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缓缓开口问道。
    “你说此物?”
    王文清闻言愣了一瞬,随即自怀中缓缓掏出一物。
    “嗯。”
    王夫人望向王文清手中那厚厚一沓蓝色封面的账册点了点头。
    “这可不是什么账册。”
    王文清见状哑然一笑,随即微微摇了摇头。
    “不是账册,那是何物?”
    王夫人愣了一瞬,随即看向那与商行账册一般无二的厚重‘书籍轻声问道。
    “这啊。”王文清缓缓举起手中的‘账册,轻笑道:“这是秋瑾迟来的嫁妆。”
    ‘秋瑾迟来的嫁妆?王夫人闻言低声喃喃一句。
    其面上的疑惑之意非但未曾消退半分。
    反而愈发地浓烈起来。
    “正是秋瑾迟来的嫁妆。”
    王文清微微点头,随即缓缓低头看向手中‘账册
    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父爱。
    不知过了多久。
    许是一刻钟。
    又许是数十息。
    王文清缓缓抬起头来,似喃喃自语,又似对身旁人低声解释。
    “常言道,娶亲当娶门当户对。”
    “夫人,你觉得咱们王家与燕王门当户对吗?”
    王文清边抚摸着手中的蓝皮账册,边缓缓开口问道。
    王夫人张了张嘴,方欲说些什么之际。
    然,不待其开口。
    王文清便苦笑着摇了摇头,自问自答道:“一个出身于寒门的姑娘,与一位高高在上的天家子弟之间,哪儿有什么门当户对一说?”
    “哪怕那姑娘拜师于当世大儒又如何?”
    “哪怕那天家子弟因‘罪被囚禁于宗正寺八年之久,可那又如何?”
    “在真正的权贵眼中,那姑娘始终是高攀了......高攀了啊!”
    “更何况,后来那天家子弟,凭借着自身才能,不仅仅摆脱了戴罪之身。”
    “更是一跃成为了那高高在上的一字亲王。”
    “夫人,你说世人会如何看那姑娘?”
    “夫人.....你说世人会如何看咱们秋瑾啊。”
    王文清顿住不断爱抚蓝皮账册的手掌,缓缓抬起头,双目泛红地看向王夫人。
    “不知啊。”
    王夫人抬起手擦了擦眼角泪痕,声音哽咽道。
    究竟是不知,还是不敢知,明者自明......
    王文清闻言深深叹息一声,随即缓缓低头,深深地看向手中蓝皮账册。
    十余息后。
    王文清再度似自演自言,又似对身旁人倾诉道:“秋瑾写于你的那些书信,我曾偷偷翻看过......”
 &nb

第二百九十章:迟来嫁妆,千金之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