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唐开各种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烧玻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沙子是不够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材料,碳酸钠。
    欧洲人就是用几块矿物的天然苏打来架锅煮饭,意外地与沙滩上的沙子在高温下反应,才意外地发现玻璃的。而苏打的成分就是碳酸钠。
    碳酸钠在中东沙漠里咸水湖玻璃容易得到,而中国的地理环境却无法产生碳酸钠,所以失去了制造玻璃的机缘。
    不过还有一种比碳酸钠更好的替代品,碳酸钾,这个在草木灰中可以得到。
    阎立德听了许嘉的方法后,烧了大量的草木灰,加水溶解,用麻布过滤,再煮干水,得到了碳酸钾。再挑选干净的沙子混在一起烧制,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得到这么一块玻璃。
    许嘉拿过这块玻璃一看,比较厚重,烧成了一块石头。因为太厚了,杂质也多,不是十分透明。但好歹是中国做出的第一块玻璃。
    “这个玻璃要做的薄一点,不然很难透光。”许嘉拿着玻璃对阎立德说。
    “如何才能把玻璃做薄?”阎学霸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烧红的玻璃液取出来都是一团团的,很快就会冷却凝结了。以前熟悉的打铁工艺显然是无法用在玻璃上。
    “一种方法是用机器辊出来,这样可以做出大块的平整玻璃,这种玻璃可以用在窗户。”
    阎立德听话罢眼前一亮,大唐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透光性很差。如果换成透明的玻璃,既挡风又透亮,比现在的窗户要好上百倍。
    “如果要做成瓶子,可以用一根铁管粘上玻璃液,用力的吹气,玻璃液就会慢慢的鼓起来,越鼓越大,越大越薄。”
    居然还能这样。阎立德想都想不到,以前打铁的经验在这里完全不管用。
    阎立德一脸兴奋就要回去实验,许嘉从未见过吹玻璃,便约好改天一起去看。
    工部的玻璃工坊,这里戒备森严。自从玻璃被生产出来后,就被皇帝列为了最高机密,调了军队过来层层把守。
    许嘉应邀过来观看玻璃的制作,李世民也来了,和几位重臣一起观看玻璃的生产过程。
    滚烫的玻璃液被倒入槽口,缓缓通过对辊,慢慢变成了薄薄的平板玻璃,工匠再进行切割,造成一块块玻璃。
    因为工艺还不成熟,次品比较多,也做不出大块的玻璃。但用来做窗户已经足够了,即使是一些不太平整或有气泡的次品,也足以让人抢破头。
    李世民早早做好打算,将宫里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窗。光是这个工程的用量就够工部做上许久,更别说还有一大群皇亲国戚、勋贵权臣在等着。
    这平板玻璃总算是可以制作了,但玻璃瓶的制作还是一个难题,工匠们试了许久还是不成功,这才请许嘉来看看。
    在李世民和许嘉等人的围观中,工匠用长长的吹管蘸取玻璃料,卷上一些玻璃液后,取出来,用力的吹气,玻璃液果然慢慢的鼓了起来。
    但好景不长,早已融化的玻璃液前端慢慢的垂下来,很快就掉落下来。
    吹玻璃失败了,大家都一阵惋惜。
    怎么会这样?许嘉努力地回忆着电视里看过的吹玻璃的画面,好像少了些什么。

第81章 烧玻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