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之仙路漫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东土大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准备水陆大会,各方善男信女均纷纷解囊相助。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
    太宗皇帝早朝完毕后,就带着文武百官,出了金銮宝殿,来到化生寺上香。陈玄奘果然是位有道高僧,太宗皇帝一到水陆道场,在诵经声中就觉得心神一片祥和,原本困扰自己多时的各种冤孽、怨气,在众僧的吟唱之中一瞬间化为乌有,一身从未有过的轻松。水陆法会开始的头三天三夜,太宗皇帝沐浴斋戒,在佛音之中,只感觉自身从繁杂的政事中回归平凡,心态从繁复混乱中归于宁静,简单的说就是吃得好了、睡得香了。
    皇权至上,世间不知多少人为此前赴后继,种种手段齐出,不过就是为了获得支配他人、占据资源的权力。太宗皇帝如此,李渊如此,各朝各代的也都如此。水陆法会虽然才进行了三天,太宗皇帝心态平和了许多,不再受冤魂困扰,深感佛法无边。想到要子孙绵长、江山永固,还得教导世人向善才行。然而世人皆有私心,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必须得有一套思想信仰传遍世间,让人发自内心的向往善行。然而纵观世间所有学问思想,似乎都不能达到太宗皇帝的要求,总是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水陆法会还在继续,观世音菩萨带着惠岸行者已经来到了长安城内。他们化作两名疥癞和尚,略施小计就通过当朝宰相萧星将自己二人引荐到了唐王面前。菩萨拿出如来佛祖所赐的袈裟和锡杖,一番故弄玄虚后,说道:“贫僧此前曾许下诺言,如果有人真心信奉佛祖,见善随喜,皈依我佛,那么就要将这两件宝物赠送于他。今日见陛下明德至善,对我佛门极为敬重,更有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因此特将两件宝物奉上,分文不取。”唐王见菩萨所化的疥癞和尚如此诚心实意心中高兴,便命光禄寺安排素宴酬谢。菩萨又坚辞不受,带着惠岸行者飘然而去。
    水陆法会正会前,太宗皇帝在午朝时,派魏征传旨宣玄奘入朝觐见。玄奘原本正打算和众位僧人登台诵经,一听说皇帝有旨,便下了法坛与魏征同往见驾。太宗皇帝说道:“水陆大会已经召开了数日,法师日日诵读经书讲解经典实在是辛苦了。朕一直想要赏赐几件宝物给法师,以酬谢法师辛劳,然而都是一些俗物实在拿不出手。前几日,萧星遇见二位僧人,赐予了锦蝠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今日特地召法师前来,将这两件宝物赐予法师受用。”
    玄奘叩头谢恩。太宗皇帝笑道:“如果法师不嫌弃,可穿上袈裟与朕及众官员看看。”玄奘便将袈裟展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太宗皇帝和众位大臣见了个个欢喜,人靠衣裳佛靠金装,果然见玄奘法师的一幅装扮真是佛门正宗、如来弟子。
    水陆大会正会开始后,玄奘在法台之上念经讲经,太宗皇帝率领文武群臣虔诚聆听,观世音菩萨两人化着凡人混杂在人群中仔细观察。在玄奘法师讲到最为精妙之时,菩萨故意在人群中喊道:“台上的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经义么?”玄奘法师闻言心中一惊,停了讲解跳下法坛,对菩萨行礼问道:“老师父,弟子未能及时瞻仰拜侯,多有得罪。然而我等东土僧人都只会讲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是怎样的?”菩萨说道:“你这小乘教法,无法超度地府冤魂,只能与世俗混同并无大用。贫僧有大乘佛法三藏,才能真正超度冤魂,能渡化苦难之人脱去苦难,能修得正果,能作无来无去。”
    两人的一番对答自然惊动了唐王。太宗皇帝闻言大惊,如果玄奘法师所讲的小乘佛法超度不了地府冤魂,那举办的这场水陆大会又有什么意义?于是太宗皇帝问道:“你那大乘佛法,现在何处?”菩萨回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皇帝大喜,说道:“你可记得么?”菩萨回道:“贫僧记得。”太宗皇帝连忙命令左右众人:“将法师引去法坛,上台开讲。”
    如果直接安排一位菩萨或者佛陀,到东土大唐将三藏真经讲解一番,那还需要西行取经干吗?世间的事情,哪能如此轻易就能获得成效,至少在获取真经的这件事情上不能如此,不然如何体现出经典的珍贵?

第二百六十六章东土大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