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太监的真实身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夜,朱瞻??美滋滋地入睡,发出微微的鼾声。
老太监苏境则慢步回到自己休息的屋子,点燃蜡烛,拿出笔墨。
他先写了一份折子,里面依旧是皇孙朱瞻??日常起居的杂事,这是呈递给朱瞻??的母亲,太子妃张氏的。
随后,他又用短小的羊皮纸,用细小的字写下:朱瞻??(直呼其名),言,每逢大灾,必有大疫。备少量防疫药材七种。
最后,老太监苏境将羊皮纸卷起,塞入迷你的圆柱桶套,抹上红泥,压上私印密封,用蜡烛的火苗烤干,然后匆匆离开院子,将东西放在一处靠墙大树背面,一个早被凿出空间的树洞中。
老太监苏境悄然回了院子,半刻功夫,他房间的灯火也熄灭了。
这时候,朱瞻??突然睁开眼睛,下床,披上外套,从床板下面拿出另一个小匣子,然后轻手轻脚地开门,来到院外。
只见他走到了老太监苏境放纸条的地方,然后取出迷你圆柱桶打开,借着月光,仔细辨认上面的字。
“嗯?每逢大灾,必有大疫?这句话有什么好记的,这不是常言道吗?”
朱瞻??不知道的是,这句常言道,其实出自明末西泠狂者著的小说集《载花船》:常闻得人说,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更有大荒。(虽然这部小说是一部淫秽小说,但……你们懂的,能流传开来,自然因为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无论是文笔还是内容。)
后来慢慢演变,到了后世,防疫专家赵新生编创的《洪涝灾区的食品卫生》总结的一句话:“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是说过去每逢重大自然灾害之后,由于正常生活环境被破坏……因而造成灾区大规模流行病、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疫病的暴发流行。”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世人显然还没有总结这个经验,或者说没有机会。毕竟,古代对于疫情的防治是很残酷的,杀人屠村可不是简单说说的。而粗暴的解决方法,也导致了人们不会,也没机会去探寻疫情爆发的真正缘由。
朱瞻??打开自己的小匣子,里面是一模一样的迷你圆筒。他将纸条放进去,然后用红泥密封,又用一块自己雕刻的石章压了压,印出原先的差不太多的图案。
当然,这种东西,很难分辨,本来就看不清楚。
待朱瞻??蹑手蹑脚回到院子,就听见老太监苏境声音:“皇孙,时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朱瞻??看向老太监苏境的屋子,明白老太监苏境直接点破,是默许朱瞻??探索他的这个秘密和身份,否则他会问:皇孙是如厕吗?给朱瞻??找个理由。
朱瞻??记得有这样一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发生的故事。有一个大臣,在家里写了一首打油诗,调侃老朱严苛。不料第二日早朝,朱元璋就说这个大臣做了一首好诗。不过,老朱只在暮年的时候杀人,并不是听不进意见,大臣也没有受到责罚。
而这个故事实际出自明人叶盛的笔记代表作《水东日记》,记述了明代前期的各种典章制度和逸闻趣事。这一个有趣的事,实际的主角其实是关于无孔不入的天子亲军锦衣卫。
那么老太监苏境,是锦衣卫吗?
这显然不可能,他是个太监,他没有把把。
朱瞻??回到屋内,躺在床上。
老太监苏境一般不会轻启这个联系方式,给朱瞻??抓到机会查看内容
第3章 老太监的真实身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