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第一次与工部打交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蒯祥说道:“殿下但说无妨。”
    朱瞻??问道:“造一艘千料的战船,要多少银子?”
    蒯祥说道:“一百个匠人,工期三个月,大约六百两。”
    朱瞻??疑惑道:“六百两?这是只算了匠人的工钱吗?”按这么算,一个匠人一月二两银子,一百人,三个月就是六百两。
    蒯祥答道:“是的,殿下。”
    朱瞻??奇怪道:“那物料呢?”
    “无论是建造宫殿的木料,还是造船的木料,存放于皇家神木厂。”
    “皇家神木厂?”朱瞻??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机构。
    原来,明朝一直有专门的官员,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云贵、交趾(今越南)这些地方,监督采运木材。
    选定的建造木材有楠木、杉木、桧木等。材质都是以围长分等级的,一共六等,其中一尺以上为最低等,以此类推,五尺以上为最高等级称为神木。
    为了满足宫殿、船厂等各类建造所需的木材,发现符合标准的木材就“悉伐而取之”。
    这种没有具体目标数量的砍伐导致在1587年万历年间明朝皇家神木厂中存放的木材还有七千多根。当然,清朝也是这样砍伐树木,这也导致近代中国雾霾严重,直到新中国近些年植树造林,才逐渐恢复过来。
    “你的意思是说,木料钱,是不用的,是吗?你前面说船厂十万两的缺口,其实只是拖欠了匠人的工钱?”
    朱瞻??再次算了算支出,龙江船厂二千余人,两年二十四个月,平均每人每月工钱二两,那就是九万六千两,还要一些杂项,差不多就是十万两。
    蒯祥说道:“是的,殿下。木材采运,是朝廷通过徭役,直接运到京师来的。船厂所需的木料,报给工部,神木厂见到批文后,自会配合,转出木材。”
    “原来是这样。”朱瞻??眼睛一亮,顿时觉得身上一轻,原来负担也没这么重,他原先是想叉了。
    木材每年都有专人采伐、运转。而万恶的徭役制度,其实已经为朝廷省下很多开支。
    所谓徭役,就是雇佣老百姓,不用给钱,管饭就成。说是税也成,毕竟这叫做人力资源;说是剥削也成,因为这是强迫百姓从事无偿的劳役。
    朱瞻??原以为造一艘船,还要很多的物料钱,朝廷规定要造的船,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现在看来,只要有足够的工匠,那不是想造几艘船,就造几艘船?只要付匠人的工钱就好了,当然,前提是那皇家神木厂能提供足够的原料。
    蒯祥说道:“当然,造船不仅需要木头,还要其他原料,例如反腐蚀的桐油,帆布,缆索等等所需的,需要船厂报备工部后,才会拨款采购,或者自行生产其他辅料。”
    “哦,原来是这样。”即便是这样,朱瞻??也觉得压力大减,朱瞻??拱手道:“多谢蒯侍郎指点。”
    蒯祥连忙回礼:“殿下客气了,那我们出发去龙江船厂吧?”
    这时候,朱瞻??并不知道,为他们领路侍郎蒯祥,其实是北京紫禁城的实际设计师。在他的设计理念下,新皇城在元时的基础上,略向南迁;各大宫殿,压中轴线而建;“左祖右社”,建庙筑坛;开凿南海,堆砌景山。
    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

第56章 第一次与工部打交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