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1章 抽调兵马,徒之奈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议定了保守进攻的决策后,崇祯皇帝又与众阁臣商议出动的兵力。
    依陈新甲所言,当前东虏的总兵力在五六万左右,除去进攻朝鲜国的三万兵马,那东虏最多只剩下三万兵马。
    而在辽东之地,明军有兵力不到五万人。
    当中,辽东总兵刘肇基统兵一万两千,锦州总兵祖大寿统兵八千、平西伯宁远总兵吴三桂统兵一万,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统兵八千。
    算上洪承畴的三千督抚营,还有各堡的驻军,总兵力在四万五千左右。
    对比东虏的三万兵马,虽然明军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就战斗力而言,明军是丝毫没有优势。
    因此,在细商了许久后,崇祯皇帝决定再增派两万兵马,前往辽东。
    至于是从何处抽调兵马,这又是一个问题。
    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陕西镇是不能抽调兵马的,因为这也没有多少兵马可抽调。
    除此之外,蓟州镇、东协玉田等其他边镇,也是没有兵力可抽调。
    又是细商了许久后,崇祯皇帝终是决断,将抽调密云兵马五千、新军一万、山海关兵马五千,总计兵马两万,由忠勇伯符应崇率军前往辽东。
    十月四日。
    符应崇率领一万新军从京师出发,在汇集了五千密云军后,便直奔山海关而去。
    ........
    十月五日。
    锦州,总督府。
    官厅之内。
    这几日时间,洪承畴都在忙碌着筹集粮草,调集军队,准备随时出兵东虏。
    只要等到崇祯皇帝的旨意下来,洪承畴便立即率军出击,先攻占义州城东面的广宁城。
    而广宁城一下,那必将扼守住了东虏南下的道路。
    若东虏还想寇关大明,那就不得不迂回绕道,从蒙古草原进入大明境内。
    同时,广宁城被攻占,那东虏就不得不困守在辽东半岛,无法发展。
    “谢先生,目前已经筹集了多少粮草?”洪承畴坐在案桌之后,一边忙碌着处理文书,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
    “回禀洪公,学生目前已筹集到六千石粮食,足够三万大军十日之用。”亲信幕僚谢四新回答道。
    “六千石粮食?”
    洪承畴皱了皱眉,随即道:“这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筹集到一万石粮食才行。”
    “洪公,一万石粮食怕是难以......”谢四新迟疑道。
    洪承畴摆了摆手,吩咐道:“那就再想想其他的办法,亦或者请求向朝廷下拨粮饷。”
    “一万石粮食,必须要尽快筹集。”
    “好的,洪公!学生会尽快想办法的。”
    谢四新无奈,只得低首应了下来。
    正在这时,官厅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督抚营参将洪仁德快步走进了官厅,对着洪承畴抱拳施礼道:“伯爷,京师传来消息了。”
    “京师传来消息?”
    “快说,皇上是不是同意出兵进攻东虏?”洪承畴倏的起身站起,满脸惊喜的急问道。
    洪仁德点了点头,说道:“伯爷,皇上是同意出兵进攻东虏。但是,皇上却要求我们保守进攻,只需逐渐消耗东虏的实力即可。”
    “另外,皇上还派遣了两万兵马增援,由忠勇伯统领。”
    “保守进攻?”
    “皇上这是何意?为何同意出兵进攻东虏,但却只增派两万兵马前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洪承畴大感不解,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洪仁德回道:“伯爷,据京师传来的消息说,原本皇上是不大赞同出兵东虏,可由于有大半阁臣......再加上户部没有了多少钱粮......所以,皇上才要求我们保守进攻。”
&nbs

第1031章 抽调兵马,徒之奈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