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9章 水泥制作,总督忧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于道路结实耐用的问题,刘博源的脑海中立时蹦出了前世常见的一种东西。
    没错,它就是——水泥!
    这可是一切建筑的基础材料,是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在加入水与砂石搅拌成浆体后,水泥能在空气中干透硬化,坚硬程度堪比青石。
    早期之时,水泥的制作很是简单粗糙,要求的质量也并不是很高。
    而水泥通常所用到的材料,大都是石灰石、黏土等,根本没有进行煅烧。
    因此,早期的水泥路面与建筑,根本没有那么结实。
    直到1796年时,水泥经过配比煅烧,实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而到了1813年之时,水泥的配比再次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性能更好的水泥。
    在前世的民国之初,水泥又被国人称之为‘洋灰,从这也反映出水泥的制作难度。(大家应该听过火柴被称为洋火,布料被称为洋布等。)
    当然了,其实水泥的制作并没有多难。
    六七十年代大增产之时,农村百姓们可都会懂得冶炼钢铁、烧制水泥等,尽管质量并不是很好。
    而水泥的配比,无非就是石灰石与黏土进行一定的搭配,磨成细粉后再高温煅烧,就能得到质量不错的水泥。
    至于石灰石与黏土的配比是多少,刘博源倒是记得不大清楚,但应该是三比一或四比一。
    回忆清楚了水泥的制作方法后,刘博源当即就开始动手。
    他对着周六和吩咐道:“六和,你速去准备好一些石灰石与黏土,今日本公爷就烧制出一种东西,能彻底解决道路结实耐用的问题。”
    “啊?国公爷,您真的有办法吗?”周六和的神情甚是惊讶,似乎是有些难以置信。
    “这有何难的,还不速去准备。”
    刘博源挥了挥手,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好的,国公爷!属下现在就去准备。”
    周六和连忙低首应是,随即便匆匆离去。
    ........
    一个多时辰后。
    炼铁作坊。
    这是一座建在太原城西之外、靠近汾水河边上的炼铁作坊,是专门用于生产打造铁轨。
    在作坊之内,自然是有着一座座高炉。
    “这一炉的水泥,按照三份石灰石,一份黏土的比例进行煅烧,另外一炉的水泥,则按照四份石灰石,一份黏土的比例进行煅烧。”
    刘博源站在高炉之前,指挥着工匠们将磨成细粉的石灰石与黏土,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高炉之内。
    随后,两炉水泥填泥封孔,开始进行高温煅烧。
    在当日傍晚之时,两炉水泥已是完成了煅烧,而后出炉冷却。
    第二日。
    刘博源早早的来到炼铁作坊内。
    此时,两炉水泥在经过了一夜的冷却,温度已是完全降了下来。
    看着地面上两堆小山似的灰色水泥,刘博源的心情很是欣喜。
    虽然他还不知道煅烧出来的水泥是否实用,但从外表上来看的话,还是与前世的水泥没有什么差别。
    刘博源满意的笑了笑,当即对着身边的工匠们吩咐道:“准备砂石与水,加入到两份水泥中进行搅拌。”
    工匠们得令,立即忙碌了起来。
    在刘博源的指导下,两份水泥很快从粉末状态,搅拌成了浆体状态。
    随后,工匠们将搅拌好的水泥浆体,倒入到事先准备好的模板中。(一个由五块木板钉成的长方体模板,相信大

第1129章 水泥制作,总督忧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