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已是悬崖百丈冰 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贾诩卡吧着眼睛又冒出一句。
nbsp曹操突然想起一件往事,当众来了个习惯性战术后仰:“奉孝曾有言,北境长久之策当问计文和,奈何诸事繁杂老夫倒忽略此事。”
nbsp说着曹操探手相请:“请先生教老夫何谓智取。”
nbsp“并无长久之策,若论成全北境二十年平和,在下当有一谋。”
nbsp曹操郑重拱手:“请教先生。”
nbsp“请授纸笔。”贾诩不想当众说出来,幽州和中原藕断丝连,有所防备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nbsp等纸笔摆好贾诩拾起笔,没来由瞥了司马懿一眼,一撇之后便低头动笔。刘珪封侯时贾诩就断定双方必然决裂,从此之后一直关注幽州态势,对于如何应对心中早有腹稿,洋洋洒洒两千余字一蹴而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整个策略就两条:断生路,引民乱。
nbsp幽州骑兵强在甲胄,幽州八千铁骑人人重甲,上马冲阵下马攻城来去如风弓弩难伤。说到这些甲胄就不得不说幽州的手工业,而发达的手工业又离不开丰富的矿产资源。
nbsp辽东的煤矿和铁矿大部分都在露天,开采容易冶炼也方便,自从刘珪封了辽阳县侯,便将治所迁移到候城,以这里为基地开发辽东的煤炭和铁矿。然而受限于幽州劳动力不足,产能一直提不上去。
nbsp劳动力正是贾诩要说的重点,相比于矿产,农业产出不足则是幽州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历经几十年战乱加之天灾不断,幽州百姓十不存一。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百姓遭到掳掠充作部曲奴隶。
nbsp这就要说到幽州的体制,幽州执行胡汉分治政策,政府仅控制农耕地区的汉人百姓,胡人则以部曲的形式划归军事贵族集团。军事贵族靠军功起家,有敌人要打,没有敌人创造敌人也要打,战争不分冬夏,急迫需要汉人种粮以满足作战需要。
nbsp搞的目前幽州到处都有奴隶,士族家的部曲也是奴隶,只不过待遇好一些。人口经常被刘珪家族和军事贵族掳掠,幽州百姓心怀怨恨,当地文官集团也有强烈不满。自由民被掳掠,赋税一年少过一年,我们这些官员还怎么治理地方?
nbsp另一方面,刘珪高举攘夷大旗,大量的内地士族慕名投奔,举族迁徙到幽州定居。幽州不缺土地,有大量的空地授予新来的内地士族安家。这些士族来到幽州却发现空有土地却没有自有民,招募不到足够的部曲开发土地。
nbsp内地士族撇家舍业驻守边关,报效国家的同时也要家族重新立足,无法完全开发新土地家族发展受限。尤其是头几年全靠吃老本,很多家族出现新生人口劳动力却没有增加,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滑。
nbsp随着内地迁徙数量逐年增加,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十年过去大家看清楚,困难的原因全在奴隶制度上。根据可靠情报,前往幽州的外来士族和幽州文官集团联合起来,解放奴隶的呼声越来越高。
nbsp解放奴隶好处很多,单从财政角度上看废奴政策就必须尽快执行。官员需要赋税养活,战争支出也要政府负责一部分,连军事贵族的奢靡开支都要政府来报销。奴隶占据人口比例过大,导致政府收不抵支难以维持。
nbsp明争暗斗不可避免,斗争过程文官集团始终处于下风。原因是军事贵族已经成型,他们不可能让渡自身利益来迎合政府,就算刘珪有心解放奴隶也很难办到,因为他的家族自身就是军事贵族的一员。
nbsp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撕破脸,眼见节流不可行那就只有开源,寄希望于外来财富能够缓解内部的矛盾。北方的穷苦牧民没什么油水,贸易就成了开源的不二选择,陆路贸易主要对象是冀州,然而道路难走关卡又多,经济上很难和海贸相媲美。
nbsp幽州临海不缺海船,而且贸易航线早就存在,不但没有关卡收过路税,其中江南航线能获利十倍不止。此后辽东的近海贸易逐年扩大,慢慢成了幽州重要的财源支撑。
nbsp曹操即便知道江南航线存在也无力阻止,因为唯一拥有海军的管氏给曹操打废了,为了抑制管氏咸鱼翻身,曹操还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nbsp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海贸存在致命的缺陷。幽州海贸有两条航线,一条是生存命脉青州航线,另一条是补充来源江南航线。
喜欢。
第295章 已是悬崖百丈冰 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