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庙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诺。”黄宗羲说道。
nbsp“第三点,重新丈量土地,按土质优劣计算苗积,这一点朕并不完全认同,朕同意按土质优劣来征税,上上之田按三十税一来征税,其余各等田地依次递减,下下田地实行六十税一,太冲,你看如何?”朱由校说道。
nbsp“陛下,此举会让国库收入锐减,现在国库也才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毕自严说道。
nbsp“农工士商,农民的比例最大,收入却最少,但承担了帝国最多的赋税,这太不公平了,而工商阶层远比农民富裕,他们应该承担帝国的税收,而不是农民。太冲所言极是,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朕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斯民应该摆脱税赋之苦,在朕的手里,可能无法取消田赋,但朕希望有一天能取消田赋。”朱由校说道。
nbsp在后世,种田不但不用缴税,而且国家还要补钱,在这个时代,肯定做不到,但朱由校能做的就是降低田赋。
nbsp“陛下圣明!”众人高呼道。
nbsp……
nbsp帝国在执行“摊丁入亩”之后,再次进行第二次田赋改革,这次改革是降低田赋,与“摊丁入亩”并不相冲突。朝廷要降低田赋的消息不胫而走,帝国的田地价格竟然开始缓慢上升,朱由校在缅中和仰光的土地再次热销起来。
nbsp朱由校的第二站便是去了曲阜。在曲阜,朱由校还是想拜一下孔子的,无论儒家思想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但孔子的的确确影响了中国两千年,而且还在影响中国。只是让朱由校想不到的是,去曲阜孔庙是要买门票的,当然朱由校是不用买门票的。
nbsp“看来孔子也不反对经商吗?”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nbsp听到朱由校的话,众人也只得干笑,只有孙承宗轻声说道:“陛下……”
nbsp“梁山泊祝英台在这里读书吗?可朕怎么听说两人是在杭州万松书院读的书?”朱由校看到一处高楼,高楼上有块匾,匾上写着“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
nbsp听到朱由校的话,众人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怎么感觉朱由校就是来找茬的。
nbsp“此桧乃先祖孔圣人亲手所植,历经千年,曾毁于金宣宗时期,洪武二十二年时发数枝,郁郁葱葱。”孔胤植赶忙转移话题。
nbsp“走,前面去看看。”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nbsp孔胤植跟着朱由校,亲自给朱由校介绍孔庙。朱由校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大殿。阶下竖立的是各朝各代的帝王碑记,其中元碑最高大。在大殿的左侧,是孔氏的家庙,东西两壁是用小木匾书写的历代帝王的祭文,朱由校来的时候,还能看到明朝的封号,但清军入关之后,但明朝的封号都弃之不用了。
nbsp朱由校看到这些封号,就想起了孔家人在满清入关之后的所作所为,朱由校冷声说道:“走吧。”
nbsp“陛下,这就走。”孙承宗疑惑地问道。
nbsp“朕此行就是想来瞻仰孔子而已,毕竟他影响了中国上千年,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朱由校说完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
nbsp(本章完)
nbsptxt下载地址:
nbsp手机阅读:
nbsp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34;加入书签34;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喜欢。
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庙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