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动车司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说句心里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年三十这一天,蓝盈盈的天空万里无云,仿佛苍天和大地都在为包产到户的百姓高兴。
    nbsp面朝黄土背面朝天的农民吃饱肚子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和追求,刚过上自由自在日子的上杰村群众,欢天喜地的迎接包产到户后的第一个春节。
    nbsp韩大路和大哥认认真真贴窗花、对联,娘和大嫂再一次清扫房屋和庭院。
    nbsp其实,腊月二十三那天,两位家庭主妇把四合院的里里外外打扫的一尘不染了,只是一家人团聚了,再次打扫一遍,显得更加庄重。
    nbsp韩大爷啪嗒、啪嗒地抽着旱烟,在院子里慢悠悠地踱步,显得悠然自得。
    nbsp麦苗和麦香进进出出,和门口孩子叽叽喳喳,玩的不亦乐乎。
    nbsp冀东省的风俗习惯差别不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吃长面,又叫庄仓,一定得把肚儿吃的滚圆。
    nbsp韩大妈的长面是一家人的最爱,做好一大锅猪肉臊子汤,汤里放上豆腐块儿、萝卜和土豆丁儿,上面撒上一把葱花儿、蒜苗儿或者香菜,色香味俱全,看一眼就让人流口水。
    nbsp面是年前用自家种的小麦磨的,用温水和好,反反复复地揉,
    nbsp用擀面杖擀的薄如蝉翼,切成韭叶状,下到沸腾的开水里。
    nbsp待面条在锅里打几个滚儿,捞上半碗,浇上臊子汤,简直就是天下美味。
    nbsp如果碗里捞的面过多,臊子汤就盛的少,面容易坨住,自然吃娘的臊子面捞半碗面最合适。
    nbsp韩大路一口气吃了四大碗,令一旁的娘喜笑颜开。
    nbsp零点后得守夜,据老一辈说,除夕夜阎王爷要点名,盘点世人一年到头的善与恶,计算人的阳寿。
    nbsp假如过早睡了觉,错过点名,一年到头就不太顺利。
    nbsp假如判官打个盹儿,算错了人的阳寿,说不准会一命呜呼。
    nbsp是与不是,不得而知?不然,怎么会有阎王教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天明的传说。
    nbsp韩大路不信这些老辈儿传下来的说辞,能与家人守夜倒是万分知足,也觉得很幸福。
    nbsp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也叫拉宝。
    nbsp把硬币用沸水消毒,包在饺子里,谁吃到,这一年准发财。
    nbsp大年初一的饺子不能让外人吃,即使女儿和女婿也不行。
    nbsp煮好饺子,在锅里下一把长面,把饺子和面捞出来,就叫拉宝。
    nbsp一家人围在一起,蘸上辣子、蒜、醋调成的汁儿,吃的津津有味。
    nbsp大哥和大嫂都吃到了硬币,夫妻二人高兴的合不拢嘴。
    nbsp正月初三,韩大路和大哥去给大姐拜年。
    nbsp大姐年前做了阑尾炎手术,还没好利索,不能回娘家。
    nbsp韩家姊妹三个,大姐比大哥年长五岁,比韩大路年长10岁,嫁到了阳关县城边上的大坝村。
    nbsp姐夫家境一般,但老实能干,日子过得去,两个外甥,一个上高中,一个念初中,学习非常刻苦。
    nbsp这天,天气突然起了风,虽然风不大,还是感觉有些刺骨,看来春寒料峭不是危言耸听。
    nbsp韩大路和大哥前后脚走在通往红光公社的羊肠小道上,手里各提着一包给大姐准备的礼品。
    nbsp“二弟,你在部队荣立二等功,政府才给你分配工作,不容易哩。”
    nbsp“是的,大哥这个我心里有数,俺是庄户人家出身,干啥都不会怕苦,无论干什么,我会尽力而为,不能坏了农民的声誉。”
    nbsp“二弟你说的对嘞,俺爹是名老党员,在大集体那会儿总是捡最重、最苦的活计干,在村里头口碑好着哩。”
    nbsp“大哥,这些我都记得,尤其是爷爷和奶奶先后去世,前来吊唁的村民络绎不绝,两个祖宗出殡,人山人海,说明俺爹的人脉是靠吃苦耐劳攒下的。”
    nbsp“二弟,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啊?”
    nbsp“不是不满意,而是觉得在部队比我差的七八个战友都成了国家干部,我却干起了烧火营生,心里不服气哩。”
    nbsp“哎,二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哩……不要和旁人比高低哩,你可是韩家的第二代党员哩。”
    nbsp韩大路听到这句话,心头一颤,脑海里浮现出三年前面对党旗宣誓的画面。
    nbsp就在入党宣誓的前一天,指导员找他谈话:“韩大路,你为什么要入党?”
    nbsp“报告指导员,我觉得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得有信仰,我爹也是党员,在生产队吃苦耐劳可有威信了。”
    

第28章 说句心里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