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1章 明皇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万历十五年,秋。
    nbsp大海上的季风带着咸湿的暖意,卷着张丁征座船“镇海号”的帆布。
    nbsp甲板上,他扶着舵楼栏杆,望着前方逐渐清晰的海岸线——
    nbsp那是海图上从未标注过的陌生陆地,比爪哇更辽阔,空气里飘着一种从未闻过的草木腥气……
    nbsp“大人,水深够了!”了望手在桅杆上喊,声音里带着兴奋的颤音:“马上就到了港口。”
    nbsp张丁征回头,看了眼身后跟着的三艘补给船。
    nbsp船里装着爪哇南洋府调派的工匠、农具,还有上百名披甲的府兵。
    nbsp半年前,本该停靠在南洋府的大明数艘商船遇到风暴,迷了方向,张丁征都认为这三艘船,估摸着已经被风暴掀翻了。
    nbsp可两个月前,回来了一艘货船,并带来了一个消息。
    nbsp他们在南洋府东南方向,发现了一块大陆,雨季过后能长出比苏门答腊更肥的稻子。
    nbsp一直在南洋府呆了整整一年多的张丁征知道后,便想着回国之前,去看一看这里是什么地方。
    nbsp小艇先载着斥候登了岸,半个时辰后,回报说沿岸有天然港湾,背后是平缓的坡地,往内陆走三里便是黑黝黝的沃土,甚至还找到了淡水溪流。
    nbsp听到这些之后,张丁征轻笑一声:“好地方。”
    nbsp张丁征踩着浅滩的海水上岸,靴底陷进细软的沙里。
    nbsp他弯腰抓起一把土,阳光下泛着红褐色的光泽,混着腐叶的气息。
    nbsp远处,几只羽毛斑斓的鸟扑棱棱飞起,叫声古怪,却衬得这片土地格外静谧……不仅有飞鸟,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蝴蝶,不过,张丁征对此毫无兴趣,并没有去捕捉蝴蝶。
    nbsp工匠们已经开始丈量港湾,府兵们在高处搭起了临时望楼。
    nbsp张丁征走到天然港湾最深处,那里水流平缓,足以停泊十艘大船。
    nbsp他指着岩壁,对身边的书记官道:“此处背靠岩壁,易守难攻,可凿石筑堤。码头就从这里起,先建三座栈桥,再围出十亩囤货场。”
    nbsp“那这地方……”书记官捧着册子,笔尖悬着。
    nbsp张丁征望向东北方,那是大明的方向。
    nbsp海风掀起他的官袍,他抬手道:“就叫明皇港。让石匠把这三个字刻在码头的礁石上,告诉这片土地,从此是大明辖地。”
    nbsp张丁征在乘船回到南洋府后,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叶梦熊。
    nbsp而叶梦熊也象征意义上派出了千人过去开荒。
    nbsp六百多人的奴隶,两百卫兵,两百工匠。
    nbsp接下来的半年,明皇港周边像一颗投入沃土的种子,迅速生根发芽……也就是到了大明万历十五年的年尾,明皇港的建设几乎完工。
    nbsp工匠们凿开岩壁,用珊瑚石和夯土筑起码头围墙,三座栈桥延伸进海里,能停靠南洋来的船只。
    nbsp岸边盖起了百间营房,用棕榈叶铺顶,既能挡雨又能通风。
    nbsp府兵们带着农具,带着奴隶往内陆开拓,烧掉半人高的荒草,翻耕土地时竟发现土里藏着许多圆润的石块——后来被识货的老兵认出来,是能炼铁的铁矿石……
    nbsp最让人惊喜的是那片黑土地。
    nbsp试种的稻种播下去,不过两月就抽出了绿苗,长势比爪哇南洋府的水田还要旺盛。
    nbsp溪流里鱼多得出奇,府兵们撒一网下去,能捞起半网银闪闪的鱼,足够全港人吃两天。
    nbsp而在皇明港边到万历十六年,也筑起了一座简易的衙署,挂起“大明南洋府明皇港巡检司”的牌子。
    nbsp每月初一,港口的塘主会召集港内所有人——工匠、府兵、还有从爪哇迁来的奴隶,在衙署前的空地上宣读南洋府的政令。

第921章 明皇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