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第一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战前偷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听到他的命令,士兵们将干粮等一些笨重的东西抛下,身上只带着钢刀和一杆长枪,翻身上马,跟着高怀亮向北冲去。
    nbsp走了不到一刻钟,就发现北面出现了部队行军时引发的烟尘,隐隐约约还能看到旗帜的飘舞。
    nbsp眼尖的二狗子,立刻看到那是北汉的旗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将军,那是北汉的军队。”
    nbsp高怀亮心中一沉,按理说北汉的军队不是在晋阳待着正准备南下开封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nbsp随后高怀亮就释然了:“这肯定是北汉用来封堵太行山的部队!
    nbsp要进入潞州,最近的路就是穿过太行山,而这个山口正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nbsp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扼守住咽喉,千军万马也别想过来,真是让汉军给占领了,我们就危险了。
    nbsp军人世家出身的高怀亮瞬间就已经明白了北汉军的意图!
    nbsp其实他猜得也是八九不离十。
    nbsp这支部队正是张元徽为了防止大周军队从这里突袭而准备的,按他的话说有备无患。
    nbsp想到敌人的企图,高怀亮没有犹豫,立即下令:
    nbsp“王二狗,你立即带上几人快速返回军中,告诉将军这里的情况,提醒将军加快行军速度,晚了就来不及了。
    nbsp至于剩下的人,我们就去会会这些北汉的前锋,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我们大周的钢刀硬
    nbsp不要看现在高怀亮手下只有不到百人,但是你要知道这些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
    nbsp他们的士气很高,看着远处以行军队列前进的北汉军,高怀亮突然抽刀向前,高声喊道:“骑兵队,突袭,冲呀”
    nbsp听到他的命令,士兵们纷纷催促胯下的战马冲了上去,那速度就像是射出的箭矢一般
    nbsp高怀亮更是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nbsp北汉军这几仗都是大胜,可能也放松了警惕。
    nbsp眼看着与北汉军的距离越来越近,北汉军终于发现对面冲来的这几十名骑兵。
    nbsp统帅张元徽大声喊道:“敌袭,防守!”
    nbsp可是仓促准备的军队,哪里能阻拦高怀亮所部的高速冲锋,特别是还是是精锐骑兵。
    nbsp自古骑兵和步兵对战都是骑兵占尽优势,更别提是精锐中的精锐骑兵了。
    nbsp此时战马已经跑出了兴致,越跑速度越快!高怀亮他们将身体贴近了战马,一手持缰、一手举着长刀,不断轻点战马的后腿让它加速
    nbsp张元徽倒也不愧是一个名将,突遭敌军偷袭。他也没有惊慌失措,相反十分镇定,有条不紊地指挥部队抵抗敌军的进攻!
    nbsp反正此处道路狭窄,根本就不利于大股的骑兵展开,你们周军骑兵虽然英勇,但是毕竟人数少。
    nbsp高怀亮已经率领着他的骑兵小队连续冲锋了三轮了,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汉军的尸体。
    nbsp这时候张元徽才意识到这是大周军的精锐骑兵,连忙指挥军队,固守阵地,等待援军,一方面进行殊死抵抗。
    nbsp赵旭早在接到高怀亮送来的情报时,就命令部队急行军,向高怀亮靠拢。
    nbsp赵旭来的很及时,他远远地看到,高怀亮正在和汉军拼杀,他一挥手让自己一方士兵们冲了上去。
    nbsp大周军队像潮水一样涌了过来,张元徽本来就没有带领多少军队,这下吃了闷亏。
    nbsp无论他是多么计谋百出,这会也没有办法,手下没有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有的计策都不行!
    nbsp无奈之下只得命令残兵,撤退逃离,他也知道这对士气影响很大,总比全军覆没要强吧。
    nbsp随着他的命令下达,本汉军开始撤退,忙着逃跑的汉军那场面是一个狼狈。
    nbsp赵旭有此良机,哪里舍得放弃,于是率领大部队进攻撤退的汉军。
    nbsp兵书上说,穷寇莫追,说的是怕中计。
    nbsp你看北汉军这阵势,还像故意的吗,赵旭很是果断下达了命令追击。
    nbsp经过一番厮杀,北汉损失惨重,但是张元徽却幸运逃脱!
    nbsp张元徽带领着残余部队,急忙北逃,赵旭也没有下令再去追击,他的骑兵也疲惫不堪。
    nbsp同时他带领的人不多,万一碰到北汉的主力,他们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nbsp更加重要的原因是他怕前方有埋伏。
    nbsp取得这场偷袭的胜利,扼守住了进高平的要道,这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低迷的大周士气也是有所提高。
    nbsp再说张元徽,一路马不停蹄的狂奔,此时哪里还有一丝大将风范,这也不能怪他,谁不怕死呢,是吧?
    喜欢。

第9章 战前偷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