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第一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柴荣的死,让大周蒙上了一层阴影,全国缟素万民痛哭。
    nbsp这是一位受人爱戴的皇帝,对于他的驾崩,百姓们都很伤心。
    nbsp赵旭和苗训走在街上,看到接到两边的百姓在自己门前焚香祭拜。
    nbsp历史上能有几个皇帝被百姓如此对待,柴荣不虚此生!
    nbsp“公子,看来世宗皇帝恨得百姓爱戴。”苗训看着两旁的景象说道
    nbsp上一次,赵旭不让苗训在外边喊主公,这样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有什么图谋不轨,还是喊公子吧,这苗训还真记住了。
    nbsp“世宗如此受人爱戴,也是有原因的,他是一个明君。”赵旭和苗训一边走一边说道。
    nbsp佩服柴荣是应该的,这个英年早逝的君主,也是在后世不多为人所称赞的皇帝。
    nbsp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于休养生息,同时增强了大周的实力,后来的大宋能够有实力一统天下,从柴荣这里得到了不少遗产。
    nbsp文化上,柴荣实行考试制度,选拔有能力的文化人,提高了文人的位。
    nbsp更为重要的柴荣虽然行伍出身,但是对一些典籍却是十分珍惜。
    nbsp一次他见到国家馆藏库里的典籍十分的稀少,于是就下令,凡有向官府自愿贡献孤本典籍的,给予重赏。
    nbsp对于献上来的书,他召集众多的翰林学士进行校对,然后抄录副本,将原本珍藏,开创了国家馆藏的先河,这一点对中华文化贡献巨大。
    nbsp世宗办事谨慎,虚心求谏,从未因言论而杀一人。赵旭想大宋太祖是不是受到了这影响。
    nbsp柴荣在位期间,曾多次鼓励大臣上书言事,畅所欲言,于是才有了名传后世的《平边策》。
    nbsp赵旭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但是苗训却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的点头。
    nbsp“公子说的《平边策》是不是王朴大人写的那份,周国的统一策略就是按这个来的?”苗训是知道王朴的。
    nbsp“对,正是他,很有能力和远见的一个大臣,可惜早早过世了,国家的一大损失呀!”
    nbsp赵旭对王朴此人是极其佩服的,这是一个富有远略的大臣。
    nbsp可是他是在显德六年去世了,这样的人如果多活几年,那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好事。
    nbsp赵旭站在城墙,看着汴京的情景,此时他的脑海里浮现的是柴荣。
    nbsp他在位短短的5年间,他清吏治,选人才,使国家吏治为之一清。
    nbsp同时他还丈量田亩,制定合理的赋税,让百姓的负担极大的减轻了,能不瘦百姓的爱戴吗!
    nbsp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
    nbsp这些无一不说明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如果你不会是英年早逝,我一定辅助你统一天下,可是,唉……
    nbsp正在赵旭在远处感慨柴荣的早逝的时候,皇宫内气氛也十分压抑,因为皇帝新死,大家都很悲伤,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册立新皇帝。
    nbsp话说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世宗驾崩,当务之急要选出新的皇位继承人,其实生前柴荣已经定好了。
    nbsp按理说,皇帝驾崩之后都是应该新皇帝即位之后,才宣布皇帝驾崩,才给大行皇帝谥号庙号。
    nbsp这都是历史上的惯例,可是大周却和以往不同,早早的就宣布皇帝驾崩了。
    nbsp好多人都是捏了一把冷汗,担心这样做会引起恐慌,没有想到并没有出现像预想中的恐慌。
    nbsp在崇元殿,六岁的孩童正在接受百官的朝拜,这是柴荣生前定好的接班人,柴宗训。
    nbsp选一个六岁的孩子,柴荣没有办法,柴宗训是他第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已经死在了郭威的那场政变中。
    nbsp柴宗训是他目前实际的长子,是他和符皇后所生。
    nbsp柴宗训即位成为大周的第三位皇帝,刚刚被被封为皇后的符氏也升了一级,成为皇太后。
    nbsp这个皇太后才二十多岁,年轻,她是已经故去的符皇后的胞妹,现在有她主政。
    nbsp不过一个二十来岁的女流之辈又有什么政治头脑呢,所以政事都交予范质、王浦和魏仁浦三位宰相。
    nbsp新皇登基朝中大臣,也有一番升迁,用来表示新皇的皇恩浩荡。其中宋州节度使兼检校太尉韩通,调任郓州节度使,仍充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
    nbsp改许州节度使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

第75章 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