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王五常:好久不见你在哪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姑娘道:“客官稍等,我家姑娘的题意马上便到。”
nbsp我家姑娘,原来这递茶的姑娘不是茗兮啊!这跟随递茶的姑娘都如此国色天香了,真不知作为花魁的茗兮姑娘会有怎样的姿容。费一流只觉得越发的有韵味了。
nbsp不一会儿,那姑娘玉步轻摇:“茗兮姑娘说了: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请问几位,茗兮姑娘名字中的茗字是什么意思?”
nbsp水先生不假思索,道:“茗字,便是茶的意思。陆玑在《毛诗?草木疏》中写道,蜀人作茶,吴人作茗。”
nbsp“水先生博学多才,俺佩服。不过俺以为,这茗字,上方是个草头,下方是个名流的名字,这个字的意思,便是指如今这世风日下,官场险恶,小人得到,让多少名流,不得已藏在这蓬草之下,不见天日,甚至于,”顺水子想说些什么,突然又改了口,“或者是怀才不遇,只能寄情山水,玩弄花草啊!”
nbsp“水大哥所言倒是颇有些新意,虽然不是出自四书五经,但的确可圈可点啊。”水先生道。
nbsp那姑娘道:“几位客官还是勿谈国事的好——佳人伴佳茗,茗兮姑娘的题目便是,以这茗字,吟诗作赋,体裁、篇幅均不限。”
nbsp原来这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明朝皇帝为了统摄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也绝不少见,尤其在洪武时期为甚。科举制下,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统摄了中国国民特别是中国文人的思想nbsp500nbsp多年。成祖之后,一些皇帝沉湎享乐,文化环境更为宽松。王阳明提出了“心学“,即“心即理““致良知“,使文人学子们“一时心目俱醒”。晚明时,江南文人们更是“率性而行“,沉湎于清雅,他们要过一种闲适,清雅又衣食无忧乃至有点奢侈的生活。浪漫的茶文化显得独具时代魅力。而与此同时,晚明文人狎妓之风盛行,或遨游青楼或醉眠伎馆,或挟妓走马或自蓄声伎,舒放性灵,放诞风流。
nbsp费一流这下可慌了神,都说是茶喝多了伤肾,自己可是很少碰这玩意儿,连中国十大名茶什么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都数不全,诶,别说还数上来了,可这只知道名字,也没啥用啊。倒是自己那个如今还在二十一世纪的老爹,对这蕴含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茶茗颇有研究,成天里得空便以茶为媒、以茶修身。老爹你不会想到吧,你要是穿越到这古代,可谓是桃花运连连呢!
nbsp可惜这关于茶的学问,费一流一来没有遗传,天生不能自带;二来不能传功,后天快速形成。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今要写个关于茶的诗篇,没有生活,费一流倒是捉襟见肘了。
nbsp倒是听说过陆羽有个什么《茶经》,这何故乱翻书嘛,如此浮躁喧嚣的时代,若不是对这草叶子爱的深沉,谁会闲来看这玩意儿?
nbsp不妨先看看另外两位的表现。
nbsp只见水先生沉吟片刻,挥毫写道:
nbsp姬能饮,自入吾门,见余量不胜蕉叶,遂罢饮,每晚侍荆人数杯而已。而嗜茶与余同性,又同嗜片界。每岁,半塘顾子兼择最精者缄寄,具有片甲蝉翼之异。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炊涤。余每诵左思《
第29章 王五常:好久不见你在哪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