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5章 重封密匣,销毁原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隐晦的标记。
    nbsp这标记,只有我自己认得。它代表着封存,也代表着警示。
    nbsp做完这一切,我才将这卷重新封好的绢帛,轻轻放回乌木匣中。“咔哒”一声轻响,匣盖合拢,将那份惊天的秘密再次锁入黑暗。我将木匣捧起,走到书房内墙的书架旁,挪开几本厚重的经籍,露出了后面一个毫不起眼的暗格。将木匣放入其中,再将经籍归位,从外面看,与寻常书架别无二致。
    nbsp处理完原件,心头略松。接下来,便是为“间接传递”做准备。
    nbsp我取来上好的新绢,铺展在书案的另一侧。又研好新墨,挑选了一支笔锋锐利的小楷毛笔。
    nbsp闭目凝神片刻,袁绍信中的关键信息在我脑海中一一流过。我需要的,并非全文照录。原文中那些客套的言辞、个人的情绪、以及某些可能暴露信息传递路径的细节,都必须剔除。我需要的是最核心、最能引起曹操重视、也最能佐证其真实性的内容。
    nbsp提笔,蘸墨。
    nbsp笔尖落在新绢上,沙沙作响。我开始誊抄,或者说,是“摘抄”与“改写”。
    nbsp“……粮草辎重,尽囤于乌巢……”nbsp“……淳于琼部,骄横疏备……”nbsp“……兵力几何,守备虚实……”nbsp“……许攸之策,或可为内应……”(这一句,我斟酌再三,写得极为模糊,只点出可能性,不涉及具体人名和细节,以免牵扯过深)nbsp“……若得奇兵袭之,袁军必乱……”
    nbsp我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措辞必须精准,既要传达足够的信息,又不能留下任何指向我陆昭或徐州的蛛丝马迹。更重要的是,这份“誊抄”的情报,最终将以何种面目、何种“来源”出现在曹操面前?
    nbsp这才是整个计划中最精妙,也最困难的一环。
    nbsp伪造来源……是截获的袁军信使?还是某个逃亡的袁军小卒的口供?抑或是,某个潜伏在冀州的细作冒死送出的情报?
    nbsp每一种可能,都需要相应的“证据链”来支撑。人证?物证?传递的途径?发现的地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计得天衣无缝,经得起曹操那多疑心性的反复推敲。
    nbsp笔尖悬停在绢帛上方,墨滴欲坠。我的思绪,已经飘向了更远的地方,开始编织那张用谎言和真实交织而成的大网。
    nbsp这份誊抄出来的“情报雏形”,还远不是最终成品。它只是原材料,需要经过精心的“烹饪”和“包装”,才能最终“上桌”。
    nbsp夜色更浓,烛火摇曳,映着我沉思的面容。处理原件只是第一步,誊抄信息是第二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
    nbsp但棋局已开,落子无悔。我必须走下去,为了徐州,也为了在这乱世中,谋求那一线生机与可能。
    喜欢。

第315章 重封密匣,销毁原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