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5章 明路为饵,金蝉脱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双轨并行”的计策骨架已定,我和元直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那张简陋却承载着生死棋局的草图上。
    nbsp现在,我们需要填充血肉,将这个大胆的构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精确到每一个环节的行动方案。
    nbsp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设计和运作那条至关重要的“明线”
    nbsp——那条注定要吸引敌人目光、承受巨大压力的诱饵之路。
    nbsp“明线,既是盾牌,也是迷雾。”
    nbsp我手指点在代表“明线”的那条粗壮箭头上,沉声说道,
    nbsp“要让它足够显眼,足够有吸引力,才能让曹操这条猛虎心无旁骛地扑上来。”
    nbsp徐庶微微颔首,接口道:
    nbsp“子明的意思是,明线必须尽可能地‘真实,要让曹操相信,这确实是主公唯一的退路,也是我们全部的希望所在?”
    nbsp“正是此意。”
    nbsp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nbsp“要做到‘真实,首先在人员构成上,就不能有丝毫破绽。
    nbsp主公必须在明线队伍之中,这既是稳定军心民心的关键,也是吸引曹操的最大砝码。
    nbsp有刘玄德这面旗帜在,曹操必然会投入重兵围堵。”
    nbsp“主公身边,关将军、张将军必须随行。”
    nbsp我继续补充道,
    nbsp“二位将军乃主公左膀右臂,威震华夏,他们的存在,既能保护主公安全,也能进一步增加明线队伍的分量,让曹操不敢小觑,从而投入更多精力。”
    nbsp“还有子龙将军。”
    nbsp徐庶补充道,“子龙将军勇冠三军,且素来负责主公亲卫,他若不在主公身边,反而容易引人生疑。”
    nbsp“没错。”
    nbsp我表示同意,
    nbsp“主公、关、张、赵四人,构成了明线最核心的将领阵容。
    nbsp再加上大部分忠心耿耿的文官、绝大多数的普通士兵,以及……那些自愿追随主公的百姓。”
    nbsp提到百姓,我和徐庶的眼神都变得有些复杂。
    nbsp这是刘备的“仁德”所在,也是这次撤退最大的拖累。
    nbsp但在“明线”计划中,这些百姓的存在,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nbsp“百姓跟随,虽然极大拖慢了行军速度,增加了后勤压力,但也恰恰是迷惑曹操的最佳烟幕。”
    nbsp我冷静地分析道,
    nbsp“如此庞大臃肿、行进缓慢的队伍,完全符合曹操对刘备‘妇人之仁的认知。
    nbsp他会认为,刘备果然还是那个样子,为了虚名而自陷绝境。
    nbsp这会让他更加轻视我们,更加相信这支队伍就是我们的全部。”
    nbsp徐庶叹了口气:
    nbsp“利用百姓作为诱饵,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最为有效。只是苦了这些无辜黎民。”
    nbsp“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nbsp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保全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关乎未来的‘种子。”
    nbsp我的语气带着一丝冰冷,
    nbsp“至于路线选择,就按照我们之前商议的,公开宣布,全军向江陵撤退。
    nbsp江陵有刘荆州积攒的粮草军械,还有水军基础,以江陵为目标,合情合理,足以让所有人信服。”
    nbsp“这条路线,虽然看似是生路,实则危机四伏。”
    nbsp徐庶指着地图上从新野到江陵的路线,
    nbsp“沿途缺乏坚城可守,道路也算不上隐蔽,曹军的精锐骑兵一旦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nbsp“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效果。”
    nbsp我冷酷地说道,
    nbsp“明线就是要走这条看似合理却充满危险的道路。
    nbsp如此,曹操才会更加确信我们的窘境,才会放心大胆地投入主力追击。
    nbsp如果明线走得太过顺利,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
    nbsp“那么,孔明先生呢?”徐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nbsp“孔明先生智计过人,他在此次撤退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
    nbsp我沉吟片刻,道:
    nbsp“孔明先生初出茅庐,虽然智谋卓绝,但在军中威望尚浅,尤其是在关、张二位将军面前。
    nbsp此次撤退,正是他展现能力、协调各方、安抚人心的好机会。
    nbsp所以,孔明先生的公开身份,必须随明线行动。”
    nbsp“一来,可以协助主公处理繁杂的军政事务,尤其是在安抚百姓、协调各部方面,他的才智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nbsp“二来,有他在主公身边,也能在关键时刻为主公出谋划策,尽量减少明线可能遭受的损失。
    nbsp毕竟,明线虽然是饵,但我们也不希望它被彻底吞噬,能多保存一分元气总是好的。”
    nbsp“三来,也是为了掩护我们。”
    nbsp我的声音再次压低,
    nbsp“有孔明先生这位‘卧龙在明线坐镇,足以吸引大部分注意力。
    nbsp谁会想到,我们真正的杀手锏,却藏在不为人知的暗处?”
    nbsp徐庶表示赞同:
   &nb

第495章 明路为饵,金蝉脱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