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3章 分道扬镳,前路未卜 (承上启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襄阳城外,肃杀的对峙并未持续太久。
    nbsp现实的残酷如同冰冷的江水,迅速浇灭了最后一丝侥幸。
    nbsp蔡瑁和张允用紧闭的城门和森然的刀箭,清晰地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nbsp强攻无望,久留无益,只会加速曹军铁蹄的到来。
    nbsp在主公刘备那一声沉痛而决绝的“我们走!”之后,这支庞大而脆弱的队伍,如同被无形鞭子抽打的伤兽,再次踏上了南撤的征途。
    nbsp这一次,目标不再是那座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坚城,而是更南方,那渺茫不可知的江陵,或者,是更东边的夏口
    nbsp——刘琦目前所在的江夏。
    nbsp队伍绕过了襄阳城,沿着汉水南岸的官道缓缓行进。
    nbsp我策马立于队伍中后段,回望着那座在晨曦中逐渐模糊的城郭轮廓,心中百感交集。
    nbsp襄阳城下的对峙与拒绝,虽然残酷,却也在意料之中,甚至可以说,是“双轨计划”中,为“暗线”争取时间所必须上演的一幕悲剧。
    nbsp就在刚才,趁着队伍转向的混乱,负责联络的“游隼”再次传来加密讯息,确认了“烛龙”主队已经彻底摆脱了襄阳周边可能存在的曹军斥候监控范围,沿着预定的隐秘水路,正全速东进。
    nbsp石秀带领的精锐护卫力量、
    nbsp糜贞协调的后勤补给船队、
    nbsp貂蝉亲自坐镇的情报中枢(随行的小型化指挥节点)、
    nbsp蔡琰和崇文馆的学者们,以及格物工坊的核心匠师和图纸资料……
    nbsp这些关乎我们未来根基的人与物,暂时安全了。
    nbsp想到这里,我一直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松弛了那么一丝。
    nbsp为了这一刻,我们付出了太多,承受了太多。“双轨并行”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更背负着沉重的道德枷锁。
    nbsp将主公和大部分军民置于“明线”这几乎必死之局,而将我们真正的核心力量置于“暗线”优先转移,这无疑是一种冷酷到近乎无情的抉择。
    nbsp但在这乱世,想要保全一切,往往意味着失去一切。
    nbsp为了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为了那些凝聚了我无数心血的“未来种子”,我别无选择。
    nbsp“双轨计划”的第一阶段目标——利用“明线”吸引曹军主力,掩护“暗线”核心安全转移,至此,算是基本达成了。
    nbsp蔡瑁集团果然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被拒之门外的刘备身上,襄阳周边的防御重心也必然集中于此,为“暗线”的隐秘穿行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nbsp然而,这短暂的宽慰,很快就被更为沉重的忧虑所取代。
    nbsp我将目光从远去的襄阳收回,投向前方那漫漫无期的南撤之路。
    nbsp视线所及,尽是拖着沉重步伐的人流。
    nbsp士兵们盔甲残破,面带疲惫,却还要强打精神维持秩序;
    nbsp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搀扶着老人,怀抱着幼儿,眼神空洞而绝望。
    nbsp哭泣声、呻吟声、车轮的吱呀声、偶尔响起的斥责声……汇聚成一曲悲怆而压抑的进行曲。
    nbsp这条“明线”,此刻就像一条流淌着苦难与绝望的河流,缓慢地,却又无可奈何地,朝着一个注定充满凶险的未来流去。
    nbsp数万军民,再加上无数自发跟随的百姓,使得整个队伍绵延数十里,行军速度缓慢得令人心焦。
    nbsp粮草的消耗与日俱增,医药匮乏,疲惫和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nbsp更致命的是,我们失去了新野和樊城作为依托,彻底暴露在曹军的兵锋之下。
    nbsp曹操,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那支精锐的虎豹骑,以速度和冲击力闻名天下,此刻恐怕早已衔尾追来。
    nbsp一旦被他们追上,以我们现在这种老弱妇孺混杂、士气低落的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nbs

第513章 分道扬镳,前路未卜 (承上启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