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智囊密议,未雨绸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色深沉,江风裹挟着水汽,穿过营寨的缝隙,带来阵阵寒意。
nbsp夏口营寨在经历了白日的喧嚣与夜晚最初的沉寂之后,此刻仿佛陷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疲惫与麻木。
nbsp大部分残兵败将早已在简陋的营帐中沉沉睡去,试图在梦中逃避残酷的现实。
nbsp然而,在靠近江边的一处不起眼的独立营房内,灯火却依然明亮。
nbsp这里是我特意挑选的临时议事之所,远离主公刘备的帅帐,也避开了其他将领的耳目。
nbsp此刻,屋内只有三个人
nbsp——我,卧龙先生诸葛孔明,以及我的心腹挚友徐元直。
nbsp一张简陋的木桌横亘在中央,上面铺着一张粗糙但标注详尽的荆襄及江东舆图。
nbsp三盏油灯被安置在不同角落,将小小的空间照得通明,也映照着我们三人脸上凝重的神情。
nbsp在确认鲁肃即将前来的情报后,我与元直简单通气,便立刻意识到,必须在鲁肃抵达之前,与孔明达成完全一致的应对策略。
nbsp虽然我掌握着玄镜台的精确情报,知道鲁肃此行的目的和倾向,但这底牌绝不能轻易示人,尤其是在孔明面前。
nbsp卧龙之智,深不可测,任何不合常理的“先知先见”,都可能引起他不必要的猜疑。
nbsp因此,这场密议,我必须扮演一个基于现有局势进行合理推演、并最终引导大家达成共识的角色。
nbsp“孔明,元直,”
nbsp我首先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nbsp我的目光扫过桌上的舆图,最终落在江陵和柴桑两个关键点上。
nbsp“白日议事,我等已断定,曹操占据江陵,收编荆州水师,其势已成席卷之态。以长江天险,顺流而下,其兵锋所指,必是江东无疑。”
nbsp我的语气平静,陈述的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一个基于公开信息和基本军事常识就能得出的结论。
nbsp这是我们讨论的基础,不含任何超前的信息。
nbsp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锐利如鹰隼,他微微颔首,接口道:
nbsp“子明所言极是。曹操拥兵百万,虎视江南,孙权虽据江东六郡,地利人和,然以一隅之力,独抗曹操倾国之师,亦是难上加难。唇亡齿寒,此理至明。”
nbsp“正是如此。”
nbsp我顺着他的话继续引导,
nbsp“曹操大军压境,檄文必然早已传遍江东。
nbsp以孙权之英明,面对如此强敌,断不会坐以待毙。
nbsp然江东内部,想必定有主战、主和两派之争。
nbsp孙权要在两派之间做出决断,同时也要掂量曹操与我军的实力对比。因此……”
nbsp我稍作停顿,目光看向孔明和元直,加重了语气:
nbsp“因此,我以为,孙权极有可能,甚至可以说,必然会派遣使者,前来夏口,
nbsp一则探我军虚实,看我等经历长坂大败之后,尚余几分战力;
nbsp二则,试探我主抗曹之决心;
nbsp三则,或可寻求联合,共御强敌。此事,宜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nbsp我将“必然会派人来”这一点,归结于基于局势和孙权性格的逻辑推演,而非确凿的情报。
nbsp这样既能点明关键,又不会显得突兀。
nbsp徐庶适时地补充道:
nbsp“子明所虑极是。曹操势大,孙权独力难支,联合我军,方有一线生机。
nbsp此乃阳谋,亦是必然之选。
nbsp我等虽新败,然主公仁义之名远播,关、张、赵将军皆万人敌,更有孔明与子明运筹帷幄,并非全无一战之力。
nbsp江东若想自保,联络我军,实乃上策。”
nbsp他的话语既是对我观点的支持,也点出了我方的价值所在。
nbsp诸葛亮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赞同的光芒,他放下羽扇,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nbsp“子明所言,与亮不谋而合。
nbsp曹操新得荆州,骄兵悍将,必有轻我之心。
nbsp孙权此时遣使前来,既是试探,也是机遇。
nbsp我等必须抓住此机,促成孙刘联盟,方能扭转危局。”
nbsp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语气变得更加沉稳有力:
nbsp“亮以为,若江东使者前来,我等当展现三点:
nbsp其一,决心。
nbsp需明确告知来使,我主虽暂处逆境,然匡扶汉室、抵抗曹贼之心,坚如磐石,绝无动摇投降之意。
nbsp此乃立盟之基石。”
&nb
第531章 智囊密议,未雨绸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