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4章 私下倾谈,子明点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堂上的正式议论告一段落,主公与诸葛亮送鲁肃一行至帐外,双方约定明日再续详谈具体细节,气氛略显缓和,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无形的紧张。
    nbsp鲁肃此行肩负重任,言行举止无不透着谨慎与老练,方才虽对结盟抗曹表达了倾向,但最终决策权仍在孙权手中,变数犹存。
    nbsp看着鲁肃准备告辞的身影,我心中一动。
    nbsp忆起昔日在襄阳与他初见,虽交浅,却也能感受到此人胸襟开阔,并非寻常俗吏。
    nbsp此刻,若能抓住机会,与他进行一番更深入的私下交流,或许能为后续的江东之行,乃至整个孙刘联盟的促成,埋下一颗更有分量的种子。
    nbsp尤其是,需要让他意识到,刘备集团内部,除了诸葛孔明之外,还有值得他认真对待、甚至可以进行更深层次合作的力量存在。
    nbsp恰好此时,鲁肃似乎被帐外微凉的江风吹得精神一振,并未急于登船,而是驻足片刻,目光投向了远处波光粼粼的江面,似在整理思绪。
    nbsp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nbsp我快步上前,对着鲁肃拱手,微笑道:
    nbsp“子敬先生,方才堂上高论,子明受益匪浅。
    nbsp只是有些浅见,未能尽述,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稍作请教?”
    nbsp我的姿态放得很低,语气也十分谦和。我知道鲁肃为人方正,但亦重才情,对于真正有见地的交流,他通常不会拒绝。
    nbsp鲁肃闻言转过身,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片刻,那双睿智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人心。
    nbsp他或许有些意外,但并未显露出来,只是温和地点了点头:
    nbsp“子明先生客气了。请。”
    nbsp他示意走向旁边一处相对僻静、可以远眺江景的土坡。
    nbsp我们并肩而行,离开喧闹的人群,晚风带来江水的潮气,拂面生凉,也带来了一丝难得的静谧。
    nbsp随从被鲁肃挥手示意停留在远处。
    nbsp“子敬先生,”
    nbsp我斟酌着开口,没有直接切入战略,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入手,
    nbsp“先生此来,不避艰险,实乃为江东百年大计,亦为天下苍生,子明深感敬佩。”
    nbsp我先是肯定了他此行的意义,拉近心理距离。
    nbsp鲁肃微微一笑,侧头看向我:
    nbsp“子明先生过誉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nbsp曹操势大,非独豫州之危,亦是江东之忧。肃不过是尽为臣之本分罢了。”
    nbsp他回答得滴水不漏,却也透露出他对抗曹的决心并非仅仅出于使者的任务。
    nbsp“先生所言极是。”
    nbsp我顺着他的话说道,
    nbsp“然则,曹操此番南下,其志真如表面所见,仅仅是为了追剿我家主公,顺势收取荆襄吗?”
    nbsp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引导他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nbsp鲁肃目光一闪,显然,这个问题他也早已思虑过。
    nbsp“曹孟德狼顾之相,席卷北方之后,其吞并天下之心,昭然若揭。荆襄乃江东门户,他岂会浅尝辄止?”
    nbsp“正是如此。”
    nbsp我点头表示赞同,随即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几分,
    nbsp“但依子明浅见,曹操此举,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急切,也更为冒险。”
    nbsp“哦?”nbsp鲁肃眉毛微扬,显出几分兴趣,“子明先生何出此言?”
    nbsp“先生请想,”
    nbsp我放慢语速,引导着他的思路,
    nbsp“官渡一战,曹操虽胜,亦是惨胜,元气大伤。
    nbsp其后数年征战,北伐乌桓,虽最终一统北方,但内部矛盾并未完全消弭,新附之地人心未稳,后方并非铁板一块。
    nbsp按理说,此时最稳妥之策,应是休养生息,稳固内部,徐图荆、扬。
    nbsp但他为何如此迫不及待,不惜动员如此规模的大军,不顾士卒疲惫、水土不服之险,强行南下?”
    nbsp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留给他思考的空间。
    nbsp这些分析,部分基于我对历史大势的了解,部分则来自玄镜台对北方各地情况的持续监控和综合评估,但我将其包装成了基于公开信息的合理推断。
    nbsp鲁肃沉吟道:
    nbsp“或许是因刘景升新丧,荆州无主,他认为此乃天赐良机,欲一鼓作气拿下?”
    nbsp“此为其一。”
    nbsp我承认道,
    nbsp“但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曹操此人,性多猜忌,亦极度自负。
    nbsp官渡之胜,让他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绝对的自信,同时也对任何潜在的威胁,尤其是能够凭借天险与之抗衡的力量,抱有极大的警惕和尽快

第534章 私下倾谈,子明点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