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9章 锋芒初露,江畔观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他侧身让开通路,做了个“请”的手势:“先生这边请,车马已备好。”
    nbsp驿馆外,两辆朴素却坚固的马车早已等候。
    nbsp我与鲁肃同乘一车,车轮缓缓启动,朝着柴桑城外的江畔水军大营驶去。
    nbsp车厢内,气氛略显沉静。鲁肃并非多言之人,而我此刻的心思,也早已飞向了那即将映入眼帘的江东水师。
    nbsp为了打破沉默,也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我主动开口问道:
    nbsp“子敬先生,昭初来江东,对贵军水师虽有所耳闻,却终究了解不深。不知可否请先生略作介绍?”
    nbsp鲁肃沉吟片刻,似乎在斟酌言辞,既要满足我的好奇心,又不能泄露核心机密。
    nbsp他缓缓说道:“子明先生客气了。我江东立足,全赖长江天险与这支水师。
    nbsp自先主(孙策)奠基,至如今主公(孙权)励精图治,水师规模日渐壮大,战船种类亦不断改进。
    nbsp主力战船有艨艟、斗舰,亦有走舸、赤马等轻便快船,以适应江上不同作战需求。”
    nbsp“艨艟、斗舰……”我低声重复着,脑海中浮现出相关的知识。
    nbsp艨艟体型狭长,外覆生牛皮以防火攻,主要用于冲击敌阵;
    nbsp斗舰体型高大,设有楼橹、战格,如同水上堡垒,便于士兵居高临下射击和接舷作战。
    nbsp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水战的主力舰种。
    nbsp“想必贵军在船只建造与运用上,定有独到之处。”
    nbsp鲁肃微微颔首:
    nbsp“公瑾治军极严,于战船保养、士卒训练,皆有严苛规章。
    nbsp尤其注重各船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及对江流水文的熟悉运用。
    nbsp所谓‘习流知水,乃我江东水师将士的基本功课。”
    nbsp“协同配合,习流知水……”我默默记下这几个关键词。
    nbsp协同配合意味着良好的指挥体系和训练水平,而熟悉水文则是在长江这种复杂水域作战的关键优势。
    nbsp看来周瑜确实是个内行,抓住了水军建设的核心。
    nbsp“听闻公瑾都督麾下,有一支精锐,号称‘锦帆卫,不知……”
    nbsp我话未说完,便适时打住,露出一副好奇又不敢深问的表情。
    nbsp鲁肃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又恢复了温和:
    nbsp“呵呵,子明先生消息灵通。
    nbsp‘锦帆卫确是我军精锐中的精锐,乃都督亲手调教,多由擅长水性、武艺高强的勇士组成,装备精良,行动迅捷,常担负突袭、侦察、护卫等特殊任务。
    nbsp不过,其具体编制与行动,乃军中机密,肃亦不甚了了。”
    nbsp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锦帆卫的存在和重要性,又巧妙地回避了核心信息。
    nbsp我微笑着点头:“原来如此,是昭冒昧了。”
    nbsp心中却暗忖:锦帆卫,听起来像是后世的特种部队或海军陆战队雏形。
    nbsp这支力量,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很可能会扮演奇兵的角色。玄镜台需要重点关注。
    nbsp马车渐渐驶离了柴桑城的繁华区域,周遭的景象也随之变得肃杀起来。
    nbsp道路两旁的巡逻兵士明显增多,甲胄鲜明,目光警惕。不时有快马信使擦身而过,卷起一阵烟尘。
    nbsp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越靠近江边,这种感觉越是强烈。
    nbsp远远地,已经能听到隐约传来的操练号子声,以及江水拍岸的涛声。
    nbsp道路开始变得泥泞,车轮碾过,留下深深的辙印。
    nbsp显然,这里是军用物资和人员频繁通行的区域。
    nbsp前方出现了一道坚固的木质寨墙,箭楼高耸,旗帜飘扬。
    nbsp寨门紧闭,守卫森严。
    nbsp我们的马车在寨门前停下,鲁肃出示了腰牌和一份手令,守门军官仔细核验后,才沉重地拉开了寨门。
    nbsp进入寨门,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nbsp这是一个庞大得超乎我想象的水军基地。
    nbsp无数的营帐沿着江岸铺展开去,旌旗林立,刀枪如林。
    nbsp宽阔的校场上,有步兵正在操练阵列,呐喊声此起彼伏。
    nbsp更远处,靠近江边的区域,则是一排排巨大的船坞和停泊区,桅杆如林,各式各样的战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岸边,仿佛蛰伏的巨兽。
    nbsp一股浓烈的铁血气息和水腥味混合在一起,扑面而来。
    nbsp鲁肃指着远处江面上正在往来的船只说道:
    nbsp“今日操练的主要是外围水域的协同巡防,以及一些基础的驾船和攻防演练。核心区域的演练,则需视都督安排。”
    nbsp我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正在进行操练的士卒。
    nbsp他们大多身材精悍,皮肤黝黑,显然是常年在江上风吹日晒。
    nbsp队列虽然不如我麾下经过现代方法训练的士兵那般整齐划一,但也透着一股彪悍之气。
    nbsp船只的操作也颇为熟练,进退有据。
    nbsp“公瑾治军,果然名不虚传。”
    nbsp我由衷地赞叹了一句。
    nbsp这并非完全是客套话。
    nbsp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眼前的江东水军,无疑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强大力量。
    nbsp尤其是考虑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刚刚吞并荆州、士气正盛、号称八十万(实则二三十万)的曹操大军,这份从容和秩序,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nbsp然而,我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这些表面的强大上。
    nbsp我在观察他们的装备细节,船只的保养状况,士兵的精神状态(是真正的昂扬还是强作镇定),指挥官的口令传递效率……
    nbsp玄镜台的情报网络固然强大,但很多细节,只有亲眼所见,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nbsp这支水军,将是孙刘联盟对抗曹操的基石。
    nbsp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命运。
    nbsp周瑜让我来看,是想展示肌肉,坚定我(代表刘备)联合抗曹的决心,同时也是在考量我。
    nbsp而我来看,则是要透过这层肌肉,看清它的骨骼与脉络,找到它的优势,也洞悉它可能存在的弱点。
    nbsp江风猎猎,吹动着我的衣袍。远方的江面上,战船往来,水花飞溅。
    喜欢。

第559章 锋芒初露,江畔观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