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8章 吴侯相召,意图难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江畔观操,意外援手孙氏郡主之后,驿馆内外似乎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
    nbsp周瑜那边没有再传来消息,
    nbsp孙尚香那位骄傲的郡主也没有如我预料般立刻寻上门来“讨个说法”,一切都显得异常平静。
    nbsp然而,身处这柴桑城,尤其是在这抗曹联盟即将成型的微妙关头,这种平静,往往比喧嚣更令人不安。
    nbsp我深知,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流汹涌。
    nbsp孙权召见诸葛亮后迟迟未有最终定论,江东内部主战与主和的声音依旧在激烈博弈,
    nbsp而我,一个来自刘备阵营的“副使”,在这场风暴眼中,
    nbsp如同棋盘上一颗尚未完全落定的棋子,每一次微小的移动,都可能牵动全局。
    nbsp这几日,除了与孔明例行商议联盟事宜,分析曹军动向外,
    nbsp我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了对江东内部情报的梳理和玄镜台暗线的调整上。
    nbsp通过鲁肃这条半公开的渠道,
    nbsp我“恰到好处”地透露了一些关于曹军水土不服、军心浮动以及荆州新降水军整合困难的情报,
    nbsp旨在加深江东主战派的信心,同时也为周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nbsp与周瑜那次关于水战的私下探讨,虽然点到即止,
    nbsp但我相信,那些超越这个时代常识的“奇思妙想”,定然在他心中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nbsp至于救下孙尚香,则完全是一场计划之外的意外,
    nbsp却也阴差阳错地让我这个“外人”,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闯入了江东权力核心圈的视野。
    nbsp我清楚,这些看似零散的事件,都在无形中累积着我的“价值”,
    nbsp或者说,是孙权和周瑜眼中我的“利用价值”。
    nbsp是敌是友,是助力还是隐患,恐怕他们也正在权衡。
    nbsp这一日午后,我正在房中对着一张简易的长江中下游水道图凝神思索,
    nbsp试图将玄镜台传来的最新曹军水寨布防情报与地形结合起来,推演可能的进攻路线与薄弱环节。
    nbsp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沉稳而略带急促。
    nbsp“子明先生可在?”nbsp是鲁肃的声音。
    nbsp我收起地图,起身开门。“子敬先生,请进。”
    nbsp鲁肃快步走入,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神色,既有几分郑重,又似乎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
    nbsp“子明先生,吴侯有请。”
    nbsp我的心头微微一动。
    nbsp孙权召见?
    nbsp按理说,若是有关于联盟的重大决定,应该会同时召见孔明与我,或者直接召见作为正使的孔明。
    nbsp单独召见我这个“副使”?
    nbsp“吴侯召见?”nbsp我故作平静地问道,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鲁肃的脸庞,“可是联盟之事有了新的进展?”
    nbsp鲁肃摇了摇头,语气变得更加微妙:
    nbsp“非也。吴侯……似乎是对子明先生本人,颇感兴趣。想与先生单独叙话。”
    nbsp他特意加重了“本人”二字。
    nbsp果然如此!
    nbsp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
    nbsp来了,这关键的一步,终于来了。
    nbsp是福是祸,尚难预料,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一个可能改变我目前在江东处境,甚至影响未来走向的转折点。
    nbsp我迅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近期的所有行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nbsp通过他传递的情报,是否引起了孙权的警觉,或是被视为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
    nbsp与周瑜的水战之论,是仅仅被视为纸上谈兵,还是确实触动了这位江东大都督的某根神经?
    nbsp救下孙尚香,这场意外带来的,究竟是吴侯的感激,
    nbsp还是对其妹鲁莽行为的迁怒,抑或是对我这个“外来者”展现出的不寻常能力的忌惮?
    nbsp孙权这位年轻的江东之主,以其“碧眼紫髯”的异相闻名,
    nbsp更以其少年老成、杀伐决断的性格着称。
    nbsp他继承父兄基业,坐稳江东,绝非易与之辈。
    nbsp此刻单独召见我,其意图绝不会简单。
    nbsp是试探?
  &

第568章 吴侯相召,意图难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