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2章 公瑾闻讯,波澜再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孙权的府邸出来,江风扑面,带着水汽的微凉,却无法完全冷却我因刚才那番微妙博弈而加速跳动的心脏。
    nbsp我成功地拿到了“江东参军”这个身份,并且在孙权、周瑜、鲁肃三位江东核心人物面前,初步划定了自己的权责边界与立场。
    nbsp这无疑是关键的一步,但我也深知,这绝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nbsp孙权的信任是有限度的,鲁肃的热情或许更多是出于对联盟大局的考量,
    nbsp而那位江东大都督周瑜……他的心思,恐怕最为复杂难测。
    nbsp方才在堂上,孙权将界定我权限的问题抛给周瑜,周瑜虽给出了相对合理的范围,
    nbsp看似并无异议,甚至可以说颇为周全,但我却敏锐地捕捉到,
    nbsp在他那平静无波的语调和看似公允的措辞之下,隐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审慎与保留。
    nbsp他对我之前提出的水战见解(虽然我已刻意控制)表现出的兴趣是真实的,
    nbsp但这并不代表他会乐于看到一个“外人”突然被主公委以参军之职,参与到江东的核心军务之中。
    nbsp周公瑾素有“王佐之资”,才华卓绝,亦有雄心壮志,
    nbsp深受孙策、孙权两代主公的信任和倚重,在江东军中威望极高。
    nbsp孙权此番破格任命我这个刘备的使者为参军,无论出于何种考虑
    nbsp——是真心欣赏我的才能,想借我之力抗曹?
    nbsp还是有意引入外部力量,对我进行利用的同时,也隐含有对周瑜或其他内部势力进行某种平衡的意味?
    nbsp——都必然会触动周瑜那根敏感的神经。
    nbsp他会如何看待我?
    nbsp一个可以利用的盟友棋子?
    nbsp一个潜在的竞争者?
    nbsp甚至是一个主公安插进来,意图不明的“沙子”?
    nbsp以他的智慧和骄傲,绝不可能对此事毫无波澜。
    nbsp表面上的平静,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nbsp我必须尽快化解这份潜在的疑虑和敌意。
    nbsp否则,即便我顶着“江东参军”的名头,
    nbsp若得不到这位实际掌控水陆兵权的大都督的真正认可与配合,
    nbsp许多事情都将寸步难行,甚至可能处处受制,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空衔,那对我后续的计划将是致命的打击。
    nbsp回到馆驿后不久,鲁肃便亲自前来探访,脸上依旧带着那标志性的温厚笑容,
    nbsp对我能得吴侯器重、获授参军之职表示祝贺。
    nbsp言谈之间,他也巧妙地提及了周瑜对此事的态度。
    nbsp“子明啊,方才离开吴侯处后,我与公瑾稍作盘桓,”
    nbsp鲁肃呷了口茶,语气自然地说道,
    nbsp“公瑾对子明你的才识也是颇为赞赏的。
    nbsp他说,子明你对曹军水陆虚实的分析,颇有独到之处,
    nbsp尤其是关于水战的一些想法,虽惊世骇俗,却也发人深省。
    nbsp有你参赞军机,共谋破曹大计,实乃我江东之幸,亦是联盟之福。”
    nbsp这话听起来滴水不漏,全是褒扬之词。
    nbsp但我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nbsp鲁肃特意转述周瑜的话,强调的是对我“才识”的赞赏和对我“参赞军机”作用的认可,
    nbsp这恰恰说明周瑜关注的是我的“工具价值”。
    nbsp至于我这个“人”,以及这个任命本身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鲁肃则巧妙地避而不谈。
    nbsp这反而让我更加确定,周瑜的内心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平静。
    nbsp“子敬过誉了,”
    nbsp我连忙谦逊地回应,
    nbsp“昭不过是纸上谈兵,拾人牙慧罢了,岂敢与公瑾都督这等经天纬地之才相提并论?
    nbsp能得吴侯与都督不弃,委以参军之任,已是诚惶诚恐。
    nbsp日后还需多多仰仗子敬与都督提携指点才是。”
    nbsp我顿了顿,目光诚恳地看向鲁肃,决定主动出击,试探着说道:
    nbsp“只是,昭毕竟身份特殊,乃玄德公麾下使臣,
    nbsp骤然领受江东参军之职,虽是为促成联盟、共抗曹贼,但心中实有忐忑,
    nbsp唯恐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尤其……是怕公瑾都督心有芥蒂。
    nbsp若因此影响了两家精诚合作的大局,那便是昭之罪过了。”
    nbsp我故意将话说得直白一些,点出我最担心的问题,并将“影响大局”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观察鲁肃的反应。
    nbsp鲁肃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又恢复了自然,他摆了摆手道:
    nbsp“子明多虑了。
    nbsp公瑾为人,光明磊落,心胸开阔,岂会因这点小事而心存芥蒂?
    nbsp他敬重的是英雄,欣赏的是才能。
    nbsp子明你既有匡扶汉室之志,又有破曹之策,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nbsp再者,吴侯用人,自有主张,公瑾身为臣子,岂会妄加揣测,心生不满?”
    nbsp鲁肃这番话,看似在为周瑜辩解,实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的猜测
    nbsp——周瑜或许确实存在疑虑,否则鲁肃不必如此着力地强调周瑜的“光明磊落”和“心胸开阔”。
    nbsp他最后那句“吴侯用人自有主张”,更是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孙权的意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看来,仅仅通过鲁肃转圜是不够的,我必须找机会与周瑜进行一次直接的、非正式的沟通,
    nbsp当面消除他的疑虑,或者至少,让他明白我的立场和底线,
    nbsp建立起一种虽不能完全信任

第572章 公瑾闻讯,波澜再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