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白露昭民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周鹤年叹了口气,“那时四藩初立,先帝本有削藩之意,却被老臣以‘国本未稳劝住了。如今看来,所谓‘国本,原是被我们这些‘老臣自己困住了。”
    nbsp正说着,书院的斋长匆匆进来,附在周鹤龄耳边低语了几句。
    nbsp周鹤龄眉头微蹙,随即对秦朗道:“方才藩司衙门来人,说镇南王令扬州府‘整顿坊市,凡售卖《少年大陈说》刻本的书铺,都要‘查验合规。”
    nbsp“说白了就是要禁书!”赵承德急道。
    nbsp周鹤龄看向秦朗:“公子打算如何应对?”
    nbsp秦朗指尖划过《平藩策》上“民心”二字,忽然起身:“山长这里可有印书的活字?”
    nbsp“有是有,只是……”
    nbsp“晚生想再写一篇短文。”
    nbsp秦朗目光清亮,“不骂藩镇,只说民心。”
    nbsp周鹤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头:“好!老夫这就让人备笔墨!”
    nbsp半个时辰后,秦朗拿着写好的短文回到听雨轩。
    nbsp文中没提“四藩”,也没说“少年”,只写了扬州街头的三件事:卖糖画的老汉教孙儿背“少年强”,码头脚夫凑钱买刻本,书院小童将文章抄在竹片上挂在窗前。
    nbsp结尾只一句:“民心如江,堵之则溃,疏之方畅。”
    nbsp周鹤龄读罢,良久才道:“这篇比《少年大陈说》更厉害。前者是剑,后者是水——水能穿石,更能载舟。”
    nbsp他立刻让人拿去活字房印刷,又对斋长道:“让书院的门生分往各街,见着查书的衙役,就把这短文给他们看。告诉他们,这不是叛逆之言,是扬州百姓自己的心里话。”
    nbsp秦朗望着窗外的修竹,忽然想起柳如是。他刚要让赵虎去望江楼分号送个信,却见柳如是的贴身侍女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个木匣:“秦公子,我家小姐说,镇北王在江南的粮商账册,查到些眉目了。”
    nbsp打开木匣,里面是几本厚厚的账册,记录着近三年镇北王麾下粮商在江南的采买数量——每年秋收后低价囤积,开春再高价卖给西陲军镇,其中差价竟有三成流入镇北王府私库。
    nbsp“镇北王弹劾镇西侯营田法‘擅改祖制,其实是怕营田法成了,他的粮草生意就断了。”
    nbsp侍女低声道,“小姐说,这些账册可送一份给三皇子,由殿下呈给陛下,比公子直接递上去更稳妥。”
    nbsp秦朗心中暖意涌动。柳如是不仅查得快,连呈递的门路都替他想好了。他提笔写了张字条,让侍女带回:“烦请转告柳姑娘,大恩不言谢,回京之日,定赴望江楼之约。”
    nbsp侍女刚走,孙浩辰从外面跑进来,脸上带着喜色:“秦朗!好消息!方才衙役去书铺查禁,被一群读书人围着念你那篇短文,连带队的捕头都红了脸,灰溜溜地走了!”
    nbsp周鹤龄捋着胡须笑:“民心所向,便是天意所向。镇南王想堵,怕是堵不住了。”
    nbsp夕阳西下时,秦朗告辞离开白露书院。暮色里,书院的门生正将新印的短文分发给路人,巷子里又响起孩童的诵读声,这次是“民心如江,堵之则溃……”
    喜欢。

第394章 白露昭民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