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集:《同行嫉妒,谣言诋毁来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陈远立刻从怀中取出两具新制的传讯器,比上次觐见时的更大,表面刻着云雷纹:“陛下,这是改良版‘千里簧。臣让匠人在簧片外裹了鲸骨,传音距离可增至二百里。昨日扬州发讯,臣在通州驿站竟听得清清楚楚。”他将一具递给宦官,“请陛下试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皇帝挑眉,接过传讯器轻叩三下。片刻后,殿外传来清晰的回应——三叩,正是陈远预先教给值守宦官的暗号。满朝文武顿时哗然,户部尚书更是凑到陈远跟前:“陈大人,这玩意若用在税银押运上,怕是连劫镖的响马都防得住!”
nbsp“何止防响马。”陈远转向皇帝,“卑职斗胆请陛下恩准,在江南七省驿站设‘传讯总台,各州县衙门、商盟分舵皆配千里簧。如此,朝廷政令可即时达于郡县,商情急报可瞬间抵于中枢,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nbsp“好个‘一举两得。”皇帝忽然笑了,从御案下取出一卷黄绫,“朕昨日收到扬州百姓的万民书,说自联运以来,‘米价降三成,商税减两成,路无滞货,夜不闭市。陈爱卿,你说朕该如何赏你?”
nbsp陈远扑通跪下,额头贴着冰凉的金砖:“卑职不敢求赏。只望陛下能颁一道《通商永制》,将联运之法定为常例,让后世子孙皆知——我朝有通商惠民之德政,而非层层盘剥之苛政。”
nbsp殿中静默如深潭。陈远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极了中枢楼里齿轮转动的节奏。忽然,皇帝起身,亲手将黄绫展开——正是御笔亲书的《通商永制》,朱印尚带墨香。
nbsp第三幕nbsp殊荣加身:银印与星辰
nbsp端午宴后,陈远被单独留在内书房。
nbsp“知道朕为何信你?”皇帝拨弄着案头的千里簧,忽然开口,“十年前,朕还是太子时,曾微服下江南。在瓜州渡口,亲眼看见一个老妇人抱着几匹锦缎痛哭,只因关卡说她‘锦缎上的牡丹纹犯了忌讳,要全数充公。那老妇人说,这是给女儿的嫁妆,女儿等不及,已投河自尽了。”
nbsp陈远浑身一震。他忽然明白,为何皇帝会默许他绕过层层阻力,坚持推行联运。
nbsp“后来朕查了,”皇帝声音渐冷,“所谓‘牡丹纹犯忌,不过是关卡吏员想抢那几匹好锦缎去巴结上官。从那以后,朕就发誓——若有一日掌权,定要让商路通如江河,再不让百姓因‘莫须有的罪名家破人亡。”
nbsp陈远抬头,看见皇帝眼中有火光跳动,像极了昨夜中枢楼里不灭的烛火。他忽然想起,曾在《太祖实录》里读到,开国皇帝曾在登基诏书中写:“商路者,国之血脉也。”原来有些东西,终究会在时光里重逢。
nbsp“这是朕给你的。”皇帝推过一个檀木匣,“打开看看。”
nbsp匣中是一方白玉印玺,盘龙纽,刻着“天下商通”四字。印台侧面,用极小的字刻着:“赐江南商路总制使陈远,持此印可代朕巡行七省,凡有碍通商者,不论官阶,皆可先劾后奏。”
nbsp“陛下!”陈远猛地抬头,“此等殊荣,臣万死不敢当!”
nbsp“当得。”皇帝摆手,“朕还要给你一样东西——”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幅卷轴,“你看。”
nbsp展开卷轴,竟是一幅《江南联运中枢楼图》,工笔细描,连铜屏上的商情字都清晰可见。图的右上角,有皇帝的题字:“观此楼,如观天下商路。陈爱卿之功,当与运河同寿。”
nbsp陈远喉头哽咽,忽闻窗外有鸽哨声掠过。他知道,那是中枢楼的商情信鸽又起飞了。此刻的扬州城,想必又是一派灯火璀璨,十二面铜屏映着满天星斗,像极了皇帝眼中的火光。
nbsp“去忙吧。”皇帝挥了挥手,“听说你想在鄱阳湖设‘水上中转站?缺什么只管奏来。记住,莫学那些腐儒,总把‘重农抑商挂在嘴边。农是根,商是叶,根须扎得深,枝叶才能茂。”
nbsp走出内书房时,夕阳正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金红。陈远摩挲着怀中的玉印,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扬州,那个因关卡延误而病死的粮商。当时那商人临终前抓着他的手说:“大人,要是能早到三日,我这货就能卖上好价钱,我那小儿子的药钱...也就有了...”
nbsp此刻微风拂面,带来远处的端午粽香。陈远抬头,看见一群信鸽正掠过午门,翅膀上的银哨在暮色中闪着光。他知道,在千里之外的扬州,中枢楼的齿轮仍在转动,铜屏上的商情仍在流淌,而那些曾被堵在关卡前的商队,此刻正沿着畅通的水路,驶向有星辰的远方。
nbsp御赐的玉印在腰间轻晃,刻着“天下商通”的字样。陈远忽然明白,这四个字,从来不是刻在玉上,而是刻在每一个奔波的商人脚底,刻在每一艘破浪的船头,刻在每一颗渴望畅通的心里。
喜欢。
第八十六集:《同行嫉妒,谣言诋毁来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