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9集:多元化发展思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笔记本上画了起来,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主楼结构没问题,改造预算可控。关键是这片草坪,能做露营、做婚礼,还能搞音乐节。”
    nbsp陈默踩着满地松针走到观景台,湖面像块被揉皱的绿绸缎,远处的竹林在风里起伏成浪。他掏出手机给二手车行的老搭档打了个电话:“老王,还记得咱们当年怎么把滞销的电动车改成露营车的吗?我现在有个新想法。”
    nbsp挂了电话,他看着眼前的湖光山色,忽然明白自己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扩张。民宿是“点”,度假村是“面”,如果再能找到一条串联起这些点和面的“线”,就能织成一张网。而那条线,或许就是他一直忽略的本地文化。
    nbsp改造方案在三个月后敲定。陈默没有选择常见的现代风格,而是让老周带队去山里走访了二十多位老手艺人,把竹编、木雕、制茶这些快要失传的手艺融进了设计里。主楼大堂的背景墙用的是当地老窑烧制的青砖,每块砖上都刻着不同的茶谚;客房的灯罩是竹篾编的,晚上开灯时会在墙上投下竹叶的影子。
    nbsp“光有硬件不行。”张姐在周会上把一叠厚厚的策划案推到桌上,“我联系了县文旅局,他们愿意支持我们搞非遗体验工坊。客人住民宿的时候可以学竹编,到度假村就能亲手炒茶,最后还能把自己做的东西带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陈默的手指在策划案上敲了敲:“把咱们的充电桩也升级一下,搞成光伏的。再从二手车行调一批改装好的电动车,客人可以自驾环湖,车身上就印咱们的logo。”
    nbsp资金的问题比预想中顺利。除了民宿的利润再投入,那位当年投资民宿的企业家听说了这个项目,主动提出追加投资:“你小子总能把不相干的东西凑到一块儿,还真能成事儿。”银行也给出了优惠利率,毕竟这个项目能带动周边五个村子的就业,县政府很是支持。
    nbsp施工队进场那天,陈默特意请了村里的老茶农来奠基。老人用布满老茧的手捧起一把新茶籽埋进土里,笑着说:“这片山啊,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好东西。”
    nbsp半年后,月湖湾度假村试营业。第一批客人是从“云栖”民宿导流过来的,他们上午在民宿学做竹筒饭,下午坐着印有竹编图案的电动车来到度假村,跟着老师傅采了一下午的茶。傍晚在湖边的露营地烧烤时,有人提议第二天去看看那些改装车是怎么造出来的,陈默干脆让老王从城里派了辆展示车过来。
    nbsp“你这是把生意做成了一条链啊。”那位上海来的团建客户在体验完所有项目后,握着陈默的手说,“我们公司明年的年会,就定在这儿了。”
    nbsp陈默站在度假村的露台上,看着客人们围着篝火唱歌,远处民宿的灯光像星星落在山里。手机里弹出二手车行的消息,说最近有不少客人是冲着能免费体验民宿来买车的。他忽然想起刚创业时,有人说他做二手车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跑去山里折腾老房子是瞎胡闹。
    nbsp风穿过松林,带来湖水的潮气。陈默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尝到空气里茶叶的清香。他知道这还不是终点,山下那片废弃的老茶厂,或许能改造成研学基地;湖对岸的荒坡,种上果树就能搞采摘……商业的版图从来不是画出来的,是像老茶农种茶那样,一锄一锄刨出来的。
    nbsp夜色渐深,他给老周发了条信息:“明天去看看那片老茶厂?”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一个字:“好。”
    nbsp远处的篝火还在跳动,映着陈默眼里的光,像极了他第一次在莫干山看到那座老宅院时的样子——充满未知,却满怀笃定。
    喜欢。

第279集:多元化发展思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