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司马相如《凤求凰?其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凤求凰·其二
    nbsp司马相如
    nbsp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nbsp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nbsp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nbsp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nbsp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nbsp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nbsp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nbsp……
    nbsp全文赏析:
    nbsp《凤求凰·其二》是司马相如以琴曲为载体,向卓文君倾诉爱意的佳作,以浪漫的笔触、炽热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nbsp1.nbsp结构与情感脉络
    nbsp开篇倾诉,点明追求:“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开篇以凤自比,直接表明自己如同归来的凤凰,在四海遨游寻觅心中的凰,即司马相如向卓文君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点明主旨,奠定了全诗热烈的情感基调。
    nbsp波折与渴望交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叙述自己之前一直未遇到佳人,没想到如今能有幸与卓文君共处一室。虽佳人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涯,这种距离感让诗人备受煎熬,“毒我肠”生动地描绘出相思之苦,情感在此处出现波折,从单纯的追求渴望,转入因距离产生的痛苦与无奈。
    nbsp深情期许与坚定决心:“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诗人连用问句,表达对与卓文君结为连理、比翼双飞的强烈渴望,希望能与她心意相通、和谐相处,甚至在深夜也能相伴相随,坚定地表明自己对这份感情的决心,情感在此处愈发浓烈。
    nbsp结尾憧憬与担忧:“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诗人想象着与卓文君携手高飞,共同奔赴美好未来,但又隐隐担忧卓文君不能理解自己的深情,使自己陷入悲伤,为全诗增添了一丝忧虑,也让这份情感更加真实动人。
    nbsp2.nbsp艺术手法
    nbsp比兴手法的运用:整首诗以“凤求凰”为核心比兴,将自己比作凤,把卓文君比作凰,以凤凰之间的相互吸引象征男女之间的爱情,既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又使诗歌充满浪漫的神话色彩,增添了文化底蕴。
    nbsp反复咏叹,强化情感:诗中“凤兮凤兮”“凰兮凰兮”等词句的反复使用,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感,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效果,突出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热烈追求,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波动。
    nbsp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室迩人遐毒我肠”“无感我思使余悲”等诗句,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痛苦、期待、担忧等复杂心理,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nbsp3.nbsp文化内涵
    nbsp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在当时封建礼教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司马相如以如此大胆热烈的方式表达对卓文君的爱意,体现了对传统礼教的突破,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后世文学创作中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奠定了基础。
    nbsp浪漫主义风格的典范: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以神话传说中的凤凰为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表达,展现出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nbsp……
    nbsp解析:
    nbsp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nbsp解析:“凤”在古代传说中是雄鸟,诗人以凤自比,两个“凤兮”的叠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这句诗表明自己如同凤凰回归故乡,却并不满足于故地的安逸,而是要在广阔的四海之内,苦苦寻觅它的伴侣“凰”。此句开篇即点明主旨,以凤凰象征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与坚定的决心。
    nbsp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nbsp解析:“时未遇兮”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一直没有遇到那个心仪之人,“无所将”表达了因未遇佳人而内心无所寄托。“何悟今兮升斯堂”则表示未曾料到如今竟能有幸与佳人共处一室,“何悟”二字,传达出一种意外与惊喜交织的复杂情绪,从之前的失落过渡到此刻的惊喜,情感有了明显的起伏变化。
    nbsp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第4章 司马相如《凤求凰?其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