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左思《咏史诗?其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咏史诗?其七
    nbsp左思
    nbsp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nbsp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nbsp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nbsp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nbsp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nbsp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nbsp英雄有屯邅,由来自古昔。
    nbsp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nbsp……
    nbsp赏析:
    nbsp一、核心主题
    nbsp左思的《咏史诗·其七》以历史上四位贤才未遇时的困窘与最终成就为切入点,深刻地揭示了贤才常被埋没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愤慨以及自身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左思出身寒门,在门阀制度森严的西晋,仕途艰难,此诗是他对自身境遇及社会问题的有力发声。
    nbsp二、艺术特色
    nbsp(一)用典精当,以古喻今
    nbsp1.nbsp典故串联:诗中依次列举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四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主父偃早年仕途蹭蹬,备受亲人冷眼;朱买臣靠砍柴维持生计,妻子因不堪贫困离去;陈平家境贫寒,居处简陋;司马相如回成都时家徒四壁。这些典故紧密相连,勾勒出贤才在发迹前的悲惨境遇。
    nbsp2.nbsp以古比今:诗人借古人之事,影射西晋社会现实。当时门阀世族把控仕途,寒门才俊即便有出众才华,也常被压制。左思以这四位贤才自比,表明自己虽有才能,却如同他们一样,在未得机遇时,饱受生活磨难与社会的冷眼。
    nbsp(二)先抑后扬,对比强烈
    nbsp1.nbsp困境铺陈(抑):诗的前半部分着力描述四位贤才未遇时的困厄。主父偃不被亲人接纳,朱买臣生活艰难致夫妻离散,陈平贫困无产业,司马相如家贫如洗,这些描写极力渲染他们处境的悲惨,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贤才在困境中的挣扎。
    nbsp2.nbsp功绩彰显(扬):“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笔锋一转,肯定四位贤才的伟大,他们的功绩载入史册,名垂千古。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使读者对贤才的命运变化印象深刻。同时,“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与“遗烈光篇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贤才未遇时的窘迫与成名后的辉煌落差,强化了贤才被埋没的悲剧感,也引发读者对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思考。
    nbsp(三)直抒胸臆,情感强烈
    nbsp1.nbsp直接感慨:“英雄有屯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诗人直接抒发感慨,指出英雄遭遇困境,自古以来便是如此,每个时代都有奇才,却常被遗弃在民间。这些直白的话语,饱含诗人对贤才被埋没现象的愤慨,以及对自身和天下寒士怀才不遇的不平。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使诗歌情感真挚强烈,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迅速引起读者共鸣。
    nbsp(四)语言质朴,文风刚健
    nbsp1.nbsp质朴自然:诗歌语言质朴平实,如“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等,以简洁直白的语言叙述历史故事,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却能准确传达出人物的困境。
    nbsp2.nbsp刚健有力:质朴的语言背后,是诗人刚健的文风。诗歌虽写贤才困境,但情感基调并非消沉哀怨,而是充满对不公的抗争与愤懑,如“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掷地有声地表达出对贤才被埋没的批判,体现出“左思风力”的特点。
    nbsp……
    nbsp解析:
    nbsp1.nbsp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nbspnbsp解析:“主父”指主父偃,他早年游历各地,却一直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此句描述主父偃仕途不顺,连自己的至亲骨肉都对他态度刻薄。这不仅体现了主父偃个人的困境,更反映出社会现实中人们常以功成名就与否来衡量他人,极为势利。从侧面暗示出贤才在未得机遇时,不仅要承受生活的困苦,还要面对人情冷暖的巨大落差。
    nbsp2.nbsp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nbspnbsp解析:“买臣”即朱买臣,他曾经靠砍柴维持生计,生活陷入极度贫困之中。“伉俪不安宅”表明,因为朱买臣的贫困,连他的妻子都无法安心与他共同生活。通过这一典故,深刻展现出即便有才华的人,在未遇到合适机遇时,连基本的家庭稳定都难以维持,突出了贤才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悲哀。
    nbsp3.nbsp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nbspnbsp解析:“陈平”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然而他早年家中极为贫困,没有产业。“归来翳负郭”描绘出他只能在靠近外城的地方居住,生活条件简陋。此句强调了陈平虽有非凡的智谋与才能,但因贫困而处于艰难的生活境地,进一步说明贤才在发迹之前,往往会面临物质上的匮乏与生活的窘迫。
 &n

第124章 左思《咏史诗?其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