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何劭《赠张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赠张华
    nbsp何劭
    nbsp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
    nbsp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nbsp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
    nbsp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nbsp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
    nbsp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nbsp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
    nbsp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nbsp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
    nbsp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nbsp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踟蹰。
    nbsp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nbsp芳林挺修干,一岁再三涂。
    nbsp亮无佐时才,徘徊愧灵枢。
    nbsp……
    nbsp赏析:
    nbsp《赠张华》是何劭赠予张华的诗作,诗中既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也饱含着对友人张华的赞赏与情谊,在艺术表现与情感传达上独具特色。
    nbsp一、主题思想
    nbsp1.nbsp对友人品德与为政理念的推崇:诗中“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高度赞扬张华身处显贵却能坚守节俭、保持淡泊,肯定其以简约治理风俗的为政理念,表达诗人对高尚品德与正确为政之道的推崇,这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品德修养和政治作为的重视。
    nbsp2.nbsp对时光变迁与友情的珍视:“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通过今昔对比,感慨时光流逝与世事无常。“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则表达诗人希望与张华相伴到老,共同享受琴书之乐、闲适时光,体现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流露出对稳定、美好情谊的向往。
    nbsp3.nbsp对自我的反思与感慨:“亮无佐时才,徘徊愧灵枢”表达诗人自谦没有辅佐时政的才能,在灵枢前徘徊,心中有愧。这既体现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反思,也反映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文人对自身价值和社会担当的思考。
    nbsp二、艺术特色
    nbsp1.nbsp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描绘四季更迭、暮春生机之景,不仅营造出时光流转的氛围,也为后文感慨人生变迁、抒发情感做铺垫。诗中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紧密相连,如“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借园圃、广武庐之景,引发对过往与友人的回忆及感慨,使情感表达更自然、深沉。
    nbsp2.nbsp对比手法的运用:“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将过去同朝为官的情景与如今故地变迁对比,突出时光流逝的沧桑感,强化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使读者更能体会诗人内心复杂情感。
    nbsp3.nbsp用典与象征:“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运用典故,“忘筌得鱼”出自《庄子·外物》,原指捕到鱼后忘掉捕鱼的工具,这里借指不应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表达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精神的思考。同时,诗中一些意象也具有象征意义,如“嘉木”“清泉”象征美好、纯净,衬托诗人与友人的高尚品质。
    nbsp4.nbsp语言质朴自然:语言质朴平实,不刻意雕琢,却能准确传达丰富情感与深刻思想。如“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以直白语言描绘与友人相伴的美好愿景,亲切自然,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nbsp……
    nbsp解析:
    nbsp1.nbsp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
    nbspnbsp解析:此句从宏观角度描绘宇宙自然的变化。“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它们交替变化,循环往复,这是时间层面上自然规律的体现。“悬象”指代日月星辰等天体,“迭卷舒”描述它们或隐或现,如同画卷般展开又收起,展现出天象在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诗人开篇以此点明世间万物都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时空流转、世事无常的基调。
    nbsp2.nbsp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nbspnbsp解析:在描述了宏观的时空变化后,笔触具体到当下的时节。“暮春忽复来”,一个“忽”字,强调了时光流逝之快,暮春不经意间又再次降临。“和风与节俱”描绘出暮春时节,温和的春风伴随着节气一同到来,给人带来春日的生机与温暖。此句通过对暮春这一特定时节典型特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nbsp3.nbsp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
    nbspnbsp解析:诗人将视角从时节转换到眼前具体的景物。“俯临清泉涌”,俯身可见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涌”字生动地表现出泉水的活力与生机。“仰观嘉木敷”,抬头仰望,看到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地舒展着字形象地描绘出树木生长的状态,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旺盛。这两句通过俯仰之间的景色描写,构成一幅上下呼应、充满生机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暮春时节的美好与活力。
    nbsp4.nbsp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nbspnbsp解析:“周旋”体现诗人在自己简陋的园圃中徘徊踱步,“陋圃”表明园圃的质朴简单,暗示诗人生活的平实。“西瞻广武庐”,诗人向西眺望广武庐。广武庐可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也许与诗人或友人张华的过往经历相关,它的出现勾起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为下文抒发对时光、人生以及友人的感慨埋下伏笔,同时也从眼前的自然之景过渡到对人事的思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5.nbsp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
    nbspnbsp解析:这两句是对友人张华品德的高度赞扬。“既贵不忘俭”,点明张华在获得显贵地位后,依然没有忘记节俭的美德。在古代社会,富贵之后容易陷入奢靡,而张华能坚守节俭,实属难能可贵。“处有能存无”,“有”代表富足、显达的生活状态,“无”象征着淡泊、谦逊的心境,意味着张华身处富足显达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淡泊,不被物质和名利所迷惑,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尚境界。
    nbsp6.nbsp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nbspnbsp解析:此句进一步阐述张华的为政理念。“镇俗在简约”,诗人认为治理风俗的关键在于倡导简约之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可能存在一些奢华、铺张的风气,而张华以简约为原则来治理,这是一种务实且正确的为政之道。“树塞”原指在门口设置屏障,这里可能指代那些奢华的排场或繁缛的礼节,诗人认为这些东西不足以效仿,与张华所秉持的简约理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张华理念的正确性和高尚性。
    nbsp7.nbsp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
    nbspnbsp解析: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在昔同班司”回忆过去与张华一同在朝为官的时光,那时他们有着共同的事业和追求,充满着希望与活力。“今者并园墟”则描述如今一些曾经熟悉的地方已变成园圃废墟,物是人非。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地表现出时光流逝之快以及世事变化的无常,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为下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做铺垫。
    nbsp8.nbsp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第253章 何劭《赠张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