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颜延之《还至梁城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城衰败后的萧瑟与荒凉,寄寓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消逝的感慨。
nbsp6.nbsp丘垄填郛郭,铭志灭无文
nbspnbsp解析:“丘垄”即坟墓,“填郛郭”说明坟墓大量堆积,几乎填满了城郭,可见死亡人数之多,进一步凸显城市的衰败。“铭志”指墓碑上的铭文,“灭无文”表示岁月流逝,墓碑上的铭文已经磨灭,难以辨认。这不仅体现了时间的侵蚀,也暗示了历史的尘封,曾经的人物和事迹逐渐被遗忘,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nbsp7.nbsp木石扃幽闼,黍苗延高坟
nbspnbsp解析:“木石扃幽闼”描绘出墓室被木石封闭的情景,“扃”字强调了封闭的状态,暗示逝者已长眠地下,无人问津。“黍苗延高坟”则刻画了黍苗在高高的坟墓上蔓延生长的画面,坟墓与黍苗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新生的交替,展现出一种荒凉与生机并存的复杂景象,强化了世事无常的感慨。
nbsp8.nbsp惟彼雍门子,吁嗟孟尝君
nbspnbsp解析:这里运用了典故,“雍门子”是战国时期的琴师,他曾以琴音引发孟尝君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借此典故,以雍门子对孟尝君兴衰的嗟叹,类比自己对梁城兴衰的感慨。通过这个典故,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深化了诗歌对兴衰主题的表达,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nbsp9.nbsp愚贱同堙灭,尊贵谁独闻
nbspnbsp解析:由梁城的衰败和典故的联想,诗人发出感慨。“愚贱同堙灭”指出无论是愚笨低贱之人,都同样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湮没消逝,无人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尊贵谁独闻”进一步反问,那些曾经尊贵显赫的人,又有谁能独自被后人长久铭记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贵贱的深刻思考,认为在时间面前,贵贱并无本质区别,都终将走向消逝,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豁达与无奈。
nbsp10.nbsp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
nbspnbsp解析:“曷为”即为何,诗人自问为何要长久地在外漂泊为客。“忧念”表明内心充满忧虑和思念,“坐自殷”强调这种忧念因长久积累而愈发深沉。诗人长期漂泊,目睹梁城的衰败,引发对历史、人生的诸多思考,内心忧虑重重,将个人的漂泊经历与对历史兴衰、人生贵贱的感慨相融合,收束全诗,深化了诗歌的情感主题。
nbsp……
nbsp句译:
nbsp1.nbsp眇默轨路长,憔悴征戍勤:
nbsp道路漫长而寂静,因频繁地征战戍守,我面容憔悴、疲惫不堪。
nbsp2.nbsp昔迈先徂师,今来后归军:
nbsp往昔行军出征,我走在队伍的前列;如今归来,却落在归军的后面。
nbsp3.nbsp振策眷东路,倾侧不及群:
nbsp我挥动马鞭,眷顾着东边的路途,身体倾斜不稳,赶路也比不上同行的归军。
nbsp4.nbsp息徒顾将夕,极望梁陈分:
nbsp让随行的人休息,我环顾四周,发现天色即将傍晚,极目远望梁陈分界之地。
nbsp5.nbsp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
nbsp这旧都故城里如今长满高大的树木,空荡荡的城池上凝聚着寒云。
nbsp6.nbsp丘垄填郛郭,铭志灭无文:
nbsp坟墓布满了城郭内外,墓碑上的铭文已经磨灭,难以辨认。
nbsp7.nbsp木石扃幽闼,黍苗延高坟:
nbsp木石封闭着幽深的墓室门,黍苗在高高的坟上蔓延生长。
nbsp8.nbsp惟彼雍门子,吁嗟孟尝君:
nbsp就如同那雍门子,对着孟尝君发出叹息。
nbsp9.nbsp愚贱同堙灭,尊贵谁独闻:
nbsp无论是愚笨低贱之人同样会湮没消逝,那些尊贵显赫的人又有谁能独自被长久听闻?
nbsp10.nbsp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
nbsp为何我要长久地在外漂泊为客?内心的忧虑思念因此愈发深沉。
nbsp……
nbsp全译:
nbsp道路幽远漫长,我因频繁征戍而面容憔悴、疲惫不堪。
nbsp往昔出征时,我走在队伍的前列;如今归来,却落在了归军的后面。
nbsp我挥动马鞭,眷顾着东边的道路,身体倾斜不稳,赶不上同行的队伍。
nbsp让随行的人休息时,我环顾四周,发现天色将晚,极目远望,看到了梁陈分界之地。
nbsp故都里如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空荡荡的城池上凝聚着寒云。
nbsp坟墓布满了城郭内外,墓碑上的铭文已经磨灭,难以辨认。
nbsp木石封闭着幽深的墓室门,黍苗在高高的坟上蔓延生长。
nbsp就像那雍门子,对着孟尝君发出叹息。
nbsp无论是愚笨低贱之人,都同样会湮没消逝,那些尊贵显赫的人又有谁能独自被长久听闻?
nbsp为何我要长久地在外漂泊为客?内心的忧虑思念因此愈发深沉。
喜欢。
第275章 颜延之《还至梁城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