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巫山高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旅之客的神情与心境,他们面容愁苦,内心充满凄凉。“怀苦情”直接点明他们的情感状态,由于巫山三峡地势险峻,水流湍急,旅途充满艰难险阻,商旅们不仅要面对行程的艰辛,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所以心中满怀愁苦。此句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人,通过描写商旅的情感,使诗歌更具人文关怀,也从侧面反映出巫山三峡的险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nbsp7.nbsp在昔阳九,皇纲微
nbspnbsp解析:“在昔”表明时间回溯到过去,“阳九”在古代文化中是一种灾厄的象征,指国家或个人遭遇重大的灾难、厄运时期。“皇纲微”指国家的纲纪、法度逐渐衰微,朝廷的统治力量减弱。此句为下文叙述叛乱及平叛的历史事件做铺垫,交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社会秩序面临挑战。
nbsp8.nbsp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
nbspnbsp解析:“李氏窃命”,这里的“李氏”可能指代某个企图篡夺国家政权的势力,“窃命”即窃取国家的统治权力,表明有人趁国家纲纪衰微之际,妄图谋权篡位,破坏国家的正常秩序。“宣武耀灵威”则与之相对,“宣武”可能指朝廷的武力、军事力量,“耀灵威”表示通过展示强大的武力来彰显朝廷的威严,表明朝廷为了维护统治,以武力镇压叛乱,恢复国家的秩序,展现了朝廷在面对叛乱时的强硬态度和反击行动。
nbsp9.nbsp蠢尔逆纵,复践乱机
nbspnbsp解析:“蠢尔逆纵”,“蠢尔”带有轻蔑、鄙夷的语气,形容叛乱者愚蠢、无知。“逆纵”指他们叛逆、肆意妄为的行为,表达了对叛乱者的批判和谴责。“复践乱机”,“复”表示再次,说明这些叛乱者又一次踏上了制造祸乱的道路,强调了他们的行为是反复无常且危害极大的,凸显出叛乱行为的恶劣性质和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
nbsp10.nbsp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
nbspnbsp解析:“王旅薄伐”,“王旅”指朝廷的军队,即正义之师;“薄伐”表示讨伐,表明朝廷派遣军队对叛乱势力进行征伐。“传首来至京师”则描述了战争的结果,将叛乱者的首级传送至京师,显示出朝廷平叛的迅速和果断,以及对叛乱行为的坚决打击,强调了叛乱必被镇压的结局,彰显了朝廷的权威和正义力量的胜利。
nbsp11.nbsp古之为国,惟德是贵
nbspnbsp解析:此句上升到治国理念的层面。“古之为国”,回顾古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智慧。“惟德是贵”明确指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德行。强调统治者应以德治国,施行仁政,赢得民心,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诗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为下文对叛乱行为的进一步批判和劝诫做铺垫,从正面阐述正确的治国之道。
nbsp12.nbsp力战而虚民,鲜不颠坠
nbspnbsp解析:“力战而虚民”,意思是如果单纯依靠武力征战,而使百姓生活空虚困苦。“虚民”指让百姓疲惫不堪,生活陷入困境,因为战争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鲜不颠坠”,“鲜”表示少,“颠坠”指国家衰败、灭亡,即很少有这样的国家不走向衰败的。此句从反面说明单纯依靠武力而不注重民生、德行的危害,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治国理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13.nbsp矧乃叛戾,伊胡能遂
nbspnbsp解析:“矧乃叛戾”,“矧”表示况且、何况,起到递进的作用;“叛戾”指叛乱、违背正道的行为。“伊胡能遂”,“伊”是语气助词,“胡”表示怎么,“遂”意为成功,整句话意思是更何况是叛乱这种违背正道的行为,又怎么能够得逞呢?此句在前面阐述治国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叛乱行为的不合理性和必然失败的结局,对叛乱者进行严厉的批判和警告。
nbsp14.nbsp咨尔巴子,无放肆其志
nbspnbsp解析:“咨尔巴子”,“咨”有告诫、劝告之意,“尔”指代“巴子”,这里的“巴子”可能是泛指那些有叛乱意图或倾向的人。“无放肆其志”,直接劝告他们不要放纵自己的野心,肆意妄为。此句是全诗的劝诫之语,直接点明主旨,希望那些妄图叛乱的人能够认清形势,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遵守国家的纲纪,维护社会的稳定。
nbsp……
nbsp句译:
nbsp1.nbsp巫山高,三峡峻:巫山高耸入云,三峡地势极其险峻。
nbsp2.nbsp青壁千寻,深谷万仞:青黑色的石壁高达千寻,幽深的山谷深达万仞。
nbsp3.nbsp崇岩冠灵,林冥冥:高大的山峦仿佛是神灵居住之处,山林昏暗幽深。
nbsp4.nbsp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夜晚山禽啼叫,清晨猿猴相互应和着鸣叫。
nbsp5.nbsp洪波迅澓,载逝载停:汹涌的波涛急速奔腾,水流时而迅猛流逝,时而稍作停歇。
nbsp6.nbsp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凄凄惨惨的商旅行客,心中满怀愁苦之情。
nbsp7.nbsp在昔阳九,皇纲微:过去在那灾厄之年,国家的纲纪逐渐衰微。
nbsp8.nbsp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李氏窃取国家政权,朝廷以武力彰显威严。
nbsp9.nbsp蠢尔逆纵,复践乱机:愚蠢的叛逆者肆意妄为,再次踏上制造祸乱的道路。
nbsp10.nbsp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朝廷的军队前去讨伐,将叛逆者的首级传送到京师。
nbsp11.nbsp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古代治理国家,唯有德行最为重要。
nbsp12.nbsp力战而虚民,鲜不颠坠:只依靠武力征战而使百姓疲惫困苦,很少有不走向衰败的。
nbsp13.nbsp矧乃叛戾,伊胡能遂:更何况是叛乱这种违背正道的行为,又怎么能够得逞呢?
nbsp14.nbsp咨尔巴子,无放肆其志:告诫你们这些人,不要放纵自己的野心。
nbsp……
nbsp全译:
nbsp巫山高耸,三峡险峻。
nbsp青色的崖壁高耸千丈,幽深的峡谷深陷万仞。
nbsp高大的山峦似有神灵居冠其上,山林间昏沉幽暗。
nbsp夜里山禽啼鸣,清晨猿猴相互和鸣。
nbsp洪流波涛迅猛,水势时急时缓。
nbsp悲伤的商旅之人,心中满怀愁苦。
nbsp往昔遭遇灾年,国家纲纪衰微。
nbsp李氏窃取国柄,朝廷武力彰显神威。
nbsp愚蠢的叛逆之徒,再次踏上祸乱之机。
nbsp朝廷军队前去征伐,叛逆者首级被传至京师。
nbsp自古以来治理国家,唯有德行最为可贵。
nbsp一味力战使百姓困乏,国家很少不走向覆灭。
nbsp更何况是叛逆行径,又怎能得逞。
nbsp告诫你们这些人,不要肆意放纵自己的野心。
喜欢。
第330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巫山高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