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吴迈远《胡笳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的奖励,但也陷入了离家不得归的境地,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埋下伏笔。
    nbsp3.nbsp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
    nbspnbsp解析:这两句着力于描绘边地的自然环境和声音效果,营造出一种肃杀、凄凉的氛围。“边风”点明是塞外的风,“落寒草”形象地写出在强劲的边地寒风肆虐下,耐寒的草都纷纷凋落,展现出环境的恶劣与荒芜。“鸣笳”指胡笳的声音,胡笳是边塞特有的乐器,其声悲凉。“坠飞禽”夸张地表现出胡笳声的凄厉,连在空中飞翔的鸟儿都仿佛被这声音惊吓得坠落。这种对边地风声和胡笳声的描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渲染出塞外的萧索与孤寂,有力地烘托出征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为下文进一步抒发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4.nbsp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
    nbspnbsp解析:“越情”和“楚思”都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越”和“楚”在这里指代故乡,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强调征人心中浓郁的乡情。“汉耳听胡音”则表明征人作为汉人,身处塞外,每天听到的却是胡地的声音。故乡的情思与现实中听到的异域之音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地刺激着征人的感官和内心,进一步突出了他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眷恋,形象地刻画出征人内心因思乡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
    nbsp5.nbsp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
    nbspnbsp解析:“离俗伤”指征人长期流离异域,与故乡的风俗习惯、亲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隔绝,内心产生了一种与世俗脱离的忧伤情绪。这种忧伤不仅源于空间上的远离故乡,更在于文化和情感上的疏离。“朝光侵”则感慨时光的流逝,“朝光”象征着每天新的时光,“侵”字形象地表现出时间如潮水般不断侵蚀着征人的生命。征人在塞外度过漫长岁月,青春不再,却依然无法回归故乡,既为离乡背井而伤,又为年华老去而悲,两种情感叠加,深化了征人的痛苦,使思乡之情与对命运的无奈交织得更加紧密。
    nbsp6.nbsp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
    nbspnbsp解析:此句以景语作结,蕴含深刻的象征意义。从字面看,描绘的是太阳正要在故乡的方向落下,然而远远望去,却只见浮云蔽日,一片阴沉常被视作希望和归宿的象征,这里太阳本应在故乡落下,寓意着征人渴望回归故乡,就像太阳回归它的栖息之地。但“浮云阴”却阻断了这种希望,浮云遮蔽太阳,象征着征人归乡的道路被阻碍,无论他多么渴望回到故乡,却总是被各种因素所羁绊,欲归不能。这种以景结情的方式,含蓄而深刻地表达出征人的思乡之苦和对命运的无奈,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nbsp……
    nbsp句译:
    nbsp1.nbsp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
    nbsp不看重生命而注重义气豪情,这样的风气自古以来便有,哪里只是当今才存在。
    nbsp2.nbsp缓颊献一说,扬眉受千金:
    nbsp凭借口才献上一条计策,便得意地接受了千金赏赐。
    nbsp3.nbsp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
    nbsp边地的寒风使耐寒的草纷纷凋落,胡笳的悲鸣声让空中的飞禽惊坠。
    nbsp4.nbsp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
    nbsp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作为汉人却只能听闻胡地的声音。
    nbsp5.nbsp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
    nbsp既怀着远离故土习俗的哀伤,又悲叹时光不断流逝。
    nbsp6.nbsp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
    nbsp太阳应该在故乡的方向落下,远远望去却只见浮云遮蔽,一片阴沉。
    nbsp……
    nbsp全译:
    nbsp人们自古便轻生死重义气,这般豪情岂止今日才得见。
    nbsp有人凭借口才献上一计,而后扬眉吐气获千金赏赐。
    nbsp塞外寒风刮过,寒草纷纷凋落,胡笳悲鸣声声,惊得飞禽坠落。
    nbsp我满心都是对故乡的思念,身为汉人,却只能听胡地之音。
    nbsp既为远离故土风俗而哀伤,又为时光悄然流逝而悲叹。
    nbsp太阳该在故乡方向缓缓落下,可远远望去,只有浮云蔽日,一片昏暗。
    喜欢。

第352章 吴迈远《胡笳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