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袁淑《咏冬至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咏冬至诗
    nbsp袁淑
    nbsp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
    nbsp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
    nbsp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
    nbsp司瑞记夜曦,书云掌朝誓。
    nbsp……
    nbsp赏析:
    nbsp袁淑的《咏冬至诗》以独特视角,围绕冬至这一节气,融合天文、政治、自然与文化等元素,展现出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
    nbsp一、主题内涵
    nbsp1.nbsp自然与时间的认知:诗开篇“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描绘冬至时星辰连缀,所处之月开启新岁,点明冬至作为新旧交替节点,展现古人对时间流转与节气变化的敏锐洞察,体现对自然规律的尊崇。
    nbsp2.nbsp政治与阴阳观念:nbsp“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将冬至阴阳转换与政治治理相联系。古人认为冬至阴气盛极转衰、阳气萌动,此时行乐施政顺应阴气,以金行仪式赞颂阳气蛰伏待发,反映古代阴阳观念在政治活动中的渗透,体现政治与自然规律相互呼应的理念。
    nbsp3.nbsp天地仁德的礼赞:nbsp“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表达对天地孕育万物的感恩。冬至时天收寒凉显“天德”,地促植物萌芽展“地惠”,体现古人对天地无私给予生命滋养的崇敬,传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nbsp4.nbsp祥瑞与政治祈愿:nbsp“司瑞记夜曦,书云掌朝誓”,借冬至特殊天象与文化传统,表达对国家祥瑞和发展的祈愿。官员记录祥瑞预兆,朝廷依云象决策,体现冬至在古人政治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寄托对新一年国家繁荣、政治清明的期盼。
    nbsp二、艺术特色
    nbsp1.nbsp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诗中运用连星、令月、金、萌华、夜曦、书云等众多意象。星辰连缀的夜空、开启新岁的月令营造出宏大神秘氛围;金、书云等意象增添庄重感;植物萌芽意象展现生机,共同构建丰富深远意境,引人遐想。
    nbsp2.nbsp用典巧妙,文化厚重:多处化用典故,如“书云”源于《尚书》观云气之记载,增添文化底蕴。典故运用自然贴切,与冬至主题紧密结合,反映古代文化传统与诗人深厚文化素养。
    nbsp3.nbsp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诗围绕冬至,从时间起始,到阴阳观念与政治关联,再到天地仁德,最后至祥瑞祈愿,层层递进,结构严谨。每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深化对冬至节气内涵的阐释。
    nbsp4.nbsp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虽原诗韵律在现代难以精准还原,但从文字节奏看,整齐有序。每句字数相对一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增强诗歌的音乐性与感染力。
    nbsp……
    nbsp解析:
    nbsp1.nbsp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
    nbspnbsp解析:nbsp“连星贯初历”,“连星”描绘出冬至时节,夜空中繁星点点、相互连贯的壮观景象。“初历”则暗示此时是新一年历法开始计算的重要节点,仿佛星辰的排列也在宣告着时间的起始与流转,赋予了自然天象一种与时间紧密相连的仪式感。“令月临首岁”,“令月”指美好的月份,在古代文化中,冬至所在的月份被视为特殊而美好的,因为它承载着新旧交替的意义。“临首岁”明确指出这个月份标志着新的一岁即将开始,强调了冬至在一年时间进程中的开端地位,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关乎时间交替、万象更新的基调。
    nbsp2.nbsp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
    

第358章 袁淑《咏冬至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