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谢庄《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感受到诗人行程中所见景色的多样与壮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5.nbsp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
    nbspnbsp解析: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青溪”蜿蜒流淌,诗人将其比作“委黛”,即蜿蜒曲折的青黑色丝带,形象地描绘出青溪的颜色与形态,展现出其灵动与柔美。“黄沙”在阳光照耀下,如同“舒金”,像舒展在大地上的黄金,生动地写出了黄沙的色泽与质感。这两句诗色彩鲜明,青与黄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体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高超的语言表现力,为旅途景色增添了美感。
    nbsp6.nbsp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nbspnbsp解析:“雷池”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在雷池边,不仅仅是路过,更是在此体悟人生道理,展现出对哲理的思考与探寻。“茅堂阴”指代简陋的居所,诗人前往这样的地方“访德”,体现出对品德高尚之人的敬重与寻访,反映出诗人注重内在修养与品德追求,在旅途中不忘精神层面的探索。
    nbsp7.nbsp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
    nbspnbsp解析:“鲁显”指鲁国的贤能之士,“阙微迹”表示难以寻觅到他们哪怕细微的踪迹;“秦良”即秦国的良才,“灭芳音”意味着他们美好的声誉也已消逝。诗人借古人事迹,表达对古代贤德之人的追思。曾经的贤能之士如今已难寻其迹、难闻其声,抒发了对时光流逝、贤才消逝的惋惜与感慨,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与沧桑感。
    nbsp8.nbsp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nbspnbsp解析:“讯远”表示向远方探寻消息,“博望崖”是诗人行程中的远方之地,诗人向博望崖探寻相关信息,展现出对未知地域的探索精神。“采赋”指采集素材创作辞赋,“梁山岑”是一处山岗,诗人在此地采写辞赋,将旅途经历与文学创作相结合,体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文化活动与创作热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nbsp9.nbsp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nbspnbsp解析:“崇馆”指高大的馆舍,“陈宇”即旧时的房屋;“茂苑”是繁茂的园林,“旧林”为过去的树林。诗人看到眼前的崇馆和茂苑,感慨它们已不再是过去的模样。此句通过今昔对比,以小见大,反映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喟叹,升华了诗歌主题,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事物变化的思考。
    nbsp……
    nbsp句译:
    nbsp1.nbsp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
    nbsp我频繁地反复翻阅记载山川地理的书籍,疲倦地铺开查找有关水道的文献。
    nbsp2.nbsp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nbsp我确实在稽榭这个地方长时间停留,也真的登上烟台向远方眺望。
    nbsp3.nbsp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
    nbsp翔州凝聚着寒冷的空气,秋天的水滨汇聚成一片清凉的树荫。
    nbsp4.nbsp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nbsp高湖渺茫而空旷,南陵遥远又深邃。
    nbsp5.nbsp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
    nbsp青溪如同蜿蜒铺展的青黑色黛墨,黄沙好像舒展开来的黄金。
    nbsp6.nbsp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nbsp我在雷池边领悟道理,在茅堂的背阴处寻访贤德之人。
    nbsp7.nbsp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
    nbsp鲁国的贤能之士已难寻细微踪迹,秦国的良才也消逝了美好的声誉。
    nbsp8.nbsp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nbsp我向远方的博望崖探寻消息,在梁山的小山岭采集素材创作辞赋。
    nbsp9.nbsp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nbsp高大的馆舍已不是旧时的房屋,繁茂的园林哪里还是过去的树林。
    nbsp……
    nbsp全译:
    nbsp我反复地翻看有关山川的书籍,也疲倦地查阅着水道的文献。
    nbsp确实在稽榭停留了许久,也真的登上烟台向远方眺望。
    nbsp翔州凝聚着寒冷的空气,秋天的水滨汇聚成清凉的树阴。
    nbsp高湖渺茫而空旷,南陵遥远又深邃。
    nbsp青溪如同蜿蜒铺展的青黑色黛墨,黄沙好像舒展开来的黄金。
    nbsp在雷池边体悟道理,在茅堂的背阴处寻访贤德之人。
    nbsp鲁国的贤能之士已难寻细微的踪迹,秦国的良才也消逝了美好的声名。
    nbsp向远方的博望崖探寻消息,在梁山的小山岭采集素材创作辞赋。
    nbsp高大的馆舍已不是旧时的房屋,繁茂的园林哪里还是过去的树林。
    喜欢。

第375章 谢庄《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