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 谢朓《秋夜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隔九重”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两人相隔距离之遥远,仿佛中间有着重重阻隔,难以逾越,这种空间上的巨大差距,更增添了思念的苦涩与无奈。“夜夜空伫立”则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刻画了主人公每晚都独自站立,久久凝望远方的画面。“夜夜”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说明这种思念并非偶尔为之,而是日复一日、每晚都在重复的痛苦煎熬。“空伫立”的“空”字,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尽管每晚都满怀期待地伫立,但却始终无法见到爱人的失落与孤寂,进一步强化了思念的深度和痛苦。
    nbsp3.nbsp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nbspnbsp解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室内的场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公的心境。“北窗轻幔垂”,“轻幔垂”营造出一种静谧、柔和的氛围,但这种安静之中却透露出一丝落寞。轻柔的幔帐自然下垂,似乎将主人公与外界隔绝开来,更增添了她内心的孤独感。“西户月光入”,月光从西边的窗户照进屋内,清冷的月光洒在主人公身上,不仅点明了时间已经到了夜晚,而且月光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念、孤独和寂寞。这里的月光仿佛是一种陪伴,但却又是如此清冷,更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这两句诗通过对北窗轻幔和西户月光的描写,以景衬情,将主人公在秋夜中孤独思念的心境表现得含蓄而深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4.nbsp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nbspnbsp解析:“何知白露下”,主人公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以至于不知不觉间,白露已经悄然落下。“何知”二字,表现出主人公因思念而浑然不觉时间和周围环境变化的状态,她的心思完全被远方的爱人占据,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感知。“坐视阶前湿”,当她回过神来,才发现台阶前已经被露水打湿。“坐视”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长时间坐在那里,沉浸在思念中,眼睁睁看着露水一点点打湿台阶的情景,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她思念的专注和时间的漫长。白露在古诗词中常象征着秋天的寒凉和生命的短暂,这里不仅点明了秋夜的寒冷,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因思念而产生的凄凉之感,同时,露水打湿台阶这一景象,也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泪水的外化,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氛围。
    nbsp5.nbsp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nbspnbsp解析:这两句诗以反问的形式,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长久分居的不满和对团聚的渴望。“谁能长分居”,主人公发出这样的质问,表明长时间的分离让她难以忍受,这种分离的痛苦已经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限度。“秋尽冬复及”,时间不断流逝,秋天刚刚过去,冬天又接踵而至,季节的更替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而主人公与爱人的分离却仍在持续。这句诗不仅强调了分离时间的漫长,更暗示了主人公对未来团聚的期盼,她希望这种痛苦的分居生活能够早日结束,与爱人早日相聚,从而深化了诗歌思念与期盼的主题。
    nbsp……
    nbsp句译:
    nbsp1.nbsp秋夜促织鸣:秋夜之中,蟋蟀声声鸣叫。
    nbsp2.nbsp南邻捣衣急:南边邻居家捣制寒衣的声音急迫。
    nbsp3.nbsp思君隔九重:思念你,却与你相隔极其遥远。
    nbsp4.nbsp夜夜空伫立:每一个夜晚,都徒然地久久站立。
    nbsp5.nbsp北窗轻幔垂:北面窗户上轻薄的帐幔静静垂落。
    nbsp6.nbsp西户月光入:月光从西边的窗户照进屋内。
    nbsp7.nbsp何知白露下:竟不知什么时候白露已悄然落下。
    nbsp8.nbsp坐视阶前湿:只是呆呆地看着台阶前被露水打湿。
    nbsp9.nbsp谁能长分居:有谁能够长久地忍受分离之苦呢?
    nbsp10.nbsp秋尽冬复及:秋天刚刚过去,冬天又紧接着来临了。
    nbsp……
    nbsp全译:
    nbsp秋夜之中蟋蟀声声鸣叫,南面邻居急促捣衣不停。
    nbsp思念你却与你相隔遥远,每个夜晚都徒然久站盼望。
    nbsp北面窗户轻薄帐幔静静垂落,月光从西边窗户照进屋内。
    nbsp竟不知什么时候白露悄然落下,呆呆地看着台阶前被露水打湿。
    nbsp有谁能够长久忍受这样的分离?秋天刚过去冬天又接着来临。
    喜欢。

第423章 谢朓《秋夜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