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2章 王融《永明乐十首?其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明乐十首?其三
    nbsp王融
    nbsp二离金玉相,三衮兰蕙芳。
    nbsp重仪文世子,再奉东平王。
    nbsp……
    nbsp赏析:
    nbsp《永明乐十首》是王融以歌颂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的太平盛世为主题创作的组诗,此篇为第三首,通过对人物与品德、礼仪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风貌与诗人的赞誉之情。
    nbsp一、意象与象征
    nbsp1.nbsp“二离金玉相”:nbsp“离”于《易经》有光明、美丽之意,“二离”强化这种光明美好的意象,“金玉”象征珍贵、华丽与高尚品质。此句以光明美好如金玉相衬,或许暗示朝堂之上君臣或重要人物的美好品质与卓越风姿相互辉映,如同金玉般珍贵耀眼,寓意国家政治清明、人才济济,为国家繁荣奠定基础。其营造出一种高贵、辉煌的氛围,奠定诗歌对美好人事歌颂的基调。
    nbsp2.nbsp“三衮兰蕙芳”:nbsp“衮”代表尊贵地位,“兰蕙”象征君子美德。此句描绘身着衮服的尊贵之人散发兰蕙般芬芳,借兰蕙芬芳比喻他们品德高尚。暗示永明年间朝廷中位居高位者德行兼备,以高尚品德引领社会风气,如同香气传播,使国家充满祥瑞美好。这里将地位与品德相联系,强调德位相符对国家治理与繁荣的重要性。
    nbsp二、人物与文化内涵
    nbsp1.nbsp“重仪文世子”:nbsp“重仪”突出对礼仪的重视,“文世子”指有文德的世子。在古代,世子作为诸侯或藩王的嫡长子,是政权重要继承人。此句强调对文世子进行礼仪与文德培养的重要性,反映当时社会对贵族教育中品德与文化修养的注重。礼仪与文德不仅关乎个人修养,更与国家长治久安相关,通过培养有良好品德与文化素养的继承人,延续国家繁荣昌盛,展现永明年间对文化传承与政治稳定的重视。
    nbsp2.nbsp“再奉东平王”:nbsp“再奉”表达对东平王的敬重与忠诚。东平王作为特定封号人物,在当时政治格局中有重要地位。此句体现人们对其尊重与支持,从侧面反映国家政治秩序稳定,各阶层对统治阶层的拥护。这种忠诚与尊崇有助于维护国家团结,暗示永明年间政治上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nbsp三、艺术特色
    nbsp1.nbsp用典与意象融合:诗中运用《易经》“离”的意象、“衮”服代表的礼仪制度以及“兰蕙”等文化象征,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使诗歌富有文化底蕴与艺术美感。这些典故与意象紧密结合,营造出丰富且深远的意境,增强诗歌表现力,引发读者联想,让读者更深刻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美好寓意与政治文化内涵。
    nbsp2.nbsp主题鲜明,层次分明:诗歌先以“二离金玉相,三衮兰蕙芳”描绘人物的美好品质与高贵形象,为下文铺垫;再通过“重仪文世子,再奉东平王”,将视角转向国家的传承与政治秩序维护,由人物品德到国家治理,层层递进,主题鲜明突出,结构严谨有序,完整展现对永明年间美好政治文化景象的歌颂。
    nbsp……
    nbsp解析:
    nbsp1.nbsp二离金玉相
    nbspnbsp字词含义:nbsp“离”在《易经》中代表火,象征光明、美丽nbsp,常被引申为各种美好的特质。“二离”在这里可理解为两种光明美好的元素或力量表示相互映衬、相互彰显。“金玉”指代黄金与美玉,在中国文化里,它们一直是珍贵、美好、华丽与高贵的象征。
    nbspnbsp深层寓意:此句描绘两种光明美好的事物彼此辉映,就像金玉搭配那样相得益彰。这或许暗示着在永明年间,朝堂上的君臣关系融洽,或者是不同的美好品质、优秀人才相互配合,共同展现出国家繁荣

第532章 王融《永明乐十首?其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