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范云《别诗·孤烟起新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营造出压抑的氛围。这句诗通过描写金城雾气中低矮的草,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与压抑,烘托出离别的愁绪。
nbspnbsp木下玉门风:“玉门”即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常象征着边关的苦寒与遥远。“木下”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中树叶纷纷飘落的情景,“风”点明树叶飘落的原因是秋风的吹拂。此句描绘出玉门关外秋风扫落叶的萧瑟景象,强化了边塞的荒凉之感,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伤气氛。
nbsp3.nbsp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nbspnbsp别君河初满:直接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河初满”说明分别时河水刚刚涨满,以河水的盈满暗示离情的浓厚。水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情感,这里满溢的河水象征着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内心满溢的不舍之情。
nbspnbsp思君月屡空:“思君”表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月屡空”,“屡”表示多次,“空”字用得极为精妙,一方面指月亮多次由圆变缺,时光不断流逝;另一方面,“空”也传达出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内心产生的空虚、失落之感。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随着岁月流逝而愈发浓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4.nbsp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nbspnbsp折桂衡山北:“折桂”在古代文化中有多重含义,常象征着获得功名、美好事物或表达对他人的祝福。“衡山北”点明地点。诗人在衡山之北折下桂枝,这一行为可能蕴含着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够获得成功、幸福,也可能是以折桂这一美好举动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nbspnbsp摘兰沅水东:“兰”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高洁的品格、美好的情感。“沅水东”指明地点。诗人在沅水之东摘下兰花,同样是借兰花这一美好意象来传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兰花的高洁象征友人的美好品质,或借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纯洁的思念。
nbsp5.nbsp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nbspnbsp兰摘心焉寄:诗人已经摘下了兰花,却发出“心焉寄”的疑问,即不知道将自己内心的这份深情寄托到何处。此句将诗人的无奈与惆怅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有美好的心意,却因与友人的分离而无法传达。
nbspnbsp桂折意谁通:同样,诗人折下桂枝后,也不知该向谁去传达这份心意。“意谁通”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无法与友人互通情意的苦闷,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更深层次,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深深的遗憾与牵挂。
nbsp……
nbsp句译:
nbsp1.nbsp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nbspnbsp新丰之地,一缕孤烟袅袅升起,云中,迁徙的大雁翩翩飞出。
nbsp2.nbsp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nbspnbsp金城被雾气笼罩,草儿在雾中显得低矮,玉门关外秋风劲吹,树叶纷纷飘落。
nbsp3.nbsp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nbspnbsp与你分别时,河水刚刚涨满,思念你之后,月亮已多次圆了又缺。
nbsp4.nbsp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nbspnbsp在衡山的北面折下桂枝,在沅水的东边摘下兰花。
nbsp5.nbsp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nbspnbsp兰花摘下,内心的深情向何处寄托?桂枝折下,这份心意又能与谁相通?
nbsp……
nbsp全译:
nbsp在新丰这个地方,一缕孤烟缓缓升起,云中,迁徙的大雁悠然飞出。
nbsp金城一带雾气弥漫,浓重的雾气压得草儿都显得低矮,玉门关外秋风飒飒,劲风吹得树叶纷纷飘落。
nbsp与你分别的时候,河水刚刚涨满,自我思念你以来,月亮已经多次由圆变缺。
nbsp我在衡山的北面折下桂枝,又在沅水的东边摘下兰花。
nbsp兰花虽已摘下,可我满心的情意该向何处寄托呢?桂枝也已折取,这份心意又能让谁知晓呢?
喜欢。
第578章 范云《别诗·孤烟起新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