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汉周合纵连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多月后———
nbsp长安城的年节余韵尚未散尽,汉王宫却已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正月二十八的清晨,急促的马蹄声踏破宫门的宁静,两名信使一前一后飞驰入宫。
nbsp34;巴蜀捷报!独孤将军全歼僚人叛军!34;第一个信使高举军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冻得通红的脸上却洋溢着喜悦。
nbsp几乎是前后脚,又一匹快马奔至,马背上的人浑身是雪:34;绣衣卫密报!34;这声通报却低沉而急促,带着不祥的意味。
nbsp侍从急忙将两份文书呈上。刘璟同时展开,嘴角先是一扬,随即又微微皱起。独孤信果然不负所望,不出一个多月就平定僚乱;但武川会在巴蜀神秘消失,却让他心生警惕——宇文泰的爪牙绝不会轻易放弃。
nbsp34;传五相即刻入宫议事。34;刘璟的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手中的文书被轻轻放在案上。
nbsp不多时,长孙俭、苏绰、元修伯、郦道元、高翼五位重臣齐聚宣政殿。刘璟将两份文书传阅下去,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在铜盆中噼啪作响。
nbsp34;诸位以为,34;刘璟打破沉默,34;南中当如何治理?34;
nbsp高翼率先开口,声如洪钟:34;蛮夷反复无常,当以重兵镇之。臣建议在南中要害处设立军镇,驻精兵三万,若有异动,即刻镇压。34;这位门下侍中说话时拳头紧握,不愧是高氏四杰的父亲。
nbsp34;不可。34;郦道元摇头,手中的玉笏轻轻点地,34;南中地势复杂,山高林密,用兵耗费巨大。前汉诸葛亮南征,亦是以抚为主,屡擒孟获,终收其心。34;这位老臣语气平和,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nbsp元修伯附和道:34;郦公所言极是。蛮夷虽悍,亦是人子。臣建议沿用诸葛旧制,修筑道路,派遣农官医官,开设学堂,教以礼仪,化夷为汉。34;他说话时总是微微躬身,保持着谦逊的姿态。
nbsp长孙俭抚须沉吟,目光深邃:34;还需重用当地酋长。蛮王孟英在南中威望甚高,可授官职,许以世袭,以夷制夷。同时选派汉官为辅,潜移默化。34;这位尚书令向来注重实效,提出的建议总是兼顾各方利益。
nbsp苏绰一直沉默不语,手指在沙盘上推演着什么。刘璟点名:34;令绰有何高见?34;
nbsp苏绰抬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34;诸位所言皆有理,但需加上一条:移民实边。将巴蜀的无地百姓迁往南中,分给田地,三年免赋。如此既可缓解巴蜀人多地少之困,又能巩固汉人在南中之势。蛮夷见汉人安居乐业,自然归心。34;他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条路线,34;可从这里开辟一条新路,连通巴蜀与南中。34;
nbsp刘璟眼中闪过赞许之色:34;善。就依此议:加封孟英为镇南将军、龙编侯;加封独孤信为镇远将军、信义侯,组建剑南督护府,任都督;杨乾运为副都督;调侯瑱回长安任左威卫将军;独孤楠出任万州都督、抚夷使。34;
nbsp众相领命而去,唯独苏绰被刘璟留下。
nbsp殿门缓缓闭合,只剩下君臣二人。刘璟走下王座,来到窗前。窗外积雪初融,但春寒料峭,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nbsp34;今年雪灾之后,国库还有多少钱粮?34;刘璟看似随意地问道。
nbsp苏绰心中一震。他太了解这位主公了——每当刘璟用这种看似随意的语气问话时,往往心中已有重大决断。
nbsp34;回大王,34;苏绰谨慎回答,34;去岁存粮三百二十万石,今春雪灾赈济用去九十余万石,军粮常备一百五十万石,现存约八十万石。钱帛约三百万贯,其中百万贯已拨付各地修复灾损。34;
nbsp刘璟转身,目光如炬:34;若我出兵十万进攻中原,能支持多久?34;
nbsp苏绰心中暗叹果然如此。他掐指计算,每一个数字都关系着千万生灵:34;若出兵十万,需民夫二十万运粮。三十万人每日耗粮约六千石,加上马料、器械损耗...现存钱粮最多支撑三个月。而且;他顿了顿,34;马上就要春耕,若征调太多民夫,恐误农时。34;
nbsp刘璟沉默片刻。他何尝不知此时出兵艰难,但宇文泰屡派武川会破坏汉国内政,此仇不报,何以立威?
nbsp34;你认为何时出兵合适?34;
nbsp苏绰看出刘璟的犹豫,趁机进言:34;九月秋收后出兵最为适宜。那时新粮入库,国库充足;百姓农闲,协助转运
第462章 汉周合纵连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