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时记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章 与闻巽对【对话辩论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闻巽的侃侃而谈,秦时微笑地捧起茶盏,神色淡然:
    nbsp“先生所言甚是。”
    nbsp闻巽闭上了嘴。
    nbsp“王后并不赞同,是吗?”
    nbsp他年龄比秦时大许多,又久历山川贫苦,如今识人情绪自然也是个中翘楚。
    nbsp对方的兴趣是面对洪钟大吕,还是琐碎日常,他自有分辨。
    nbsp秦时沉吟一瞬:
    nbsp“先生的建议虽好,但我却觉得并不是最好。因而这个问题暂时搁置,且待明年有了成绩再来分辨更好。”
    nbsp闻巽眉头一皱:“敢问王后,是王后俭朴、令上行下效,不利天下万民,不够为圣人典范吗?”
    nbsp“还是说,先师尊儒术、重教化,亦不是如今秦国所需?”
    nbsp就说是个杠精刺头呢。
    nbsp只不知面对姬衡,对方还敢这样反问吗?
    nbsp秦时叹息着,将茶盏缓缓搁下,又看侧方的史官,对方此刻提笔蘸墨,眼神奕奕,显然迫不及待要将后续的话也记录了。
    nbsp她在心中打完腹稿,此刻神色越发沉静:
    nbsp“我先来回答先生第一个问题。”
    nbsp“贵人俭朴,令上行下效,确实是一桩美德。”
    nbsp“但,秦国、乃至秦国百姓,如今最缺的不是美德。”
    nbsp闻巽眉头大皱,并不年轻的脸上紧绷着严肃的神采。
    nbsp想来眼前王后倘若回答的不能令人信服,他恐怕又要辞去招揽,再次归隐山林了。
    nbsp然而秦时只是眉头舒展,娓娓道来:
    nbsp“假如我与大王不建造宫殿,不培育琉璃,不生煤炭取暖。贵人们也跟着不敢穿绫罗绸缎,不敢簪珠戴玉……”
    nbsp“那么,庶民呢?”
    nbsp“山民须伐木抵税,没有宫殿需要木材了,木材不再有人购买,或者有豪强压低价格……他们用什么交税?”
    nbsp“贵族们不要琉璃,不穿绫罗绸缎,不簪珠佩玉,那琉璃工坊暂停,桑蚕将不再有人收购。织女农户辍夜不停织机,一匹布换不了一斗粮食。”
    nbsp“挖玉的不毛之地,采珠的贫瘠海户——他们都会没有生计。那里盐碱海滩,可是种不了地,建不了工坊的。”
    nbsp“闻先生,你是为了成就一名圣人,还是万千庶民?你当真在为他们请命吗?”
    nbsp角落里,史官奋笔疾书。
    nbsp侧方,赤女乌籽二人呆呆听着,墨汁都淌落下来。
    nbsp而一旁一直沉默的燕琮,更是静寂无声。
    nbsp只有闻巽,他先是茫然,而后沉思,随后却又恍然大悟,因而又重新奋斗起来——
    nbsp“王后言语,实在过于夸大其词!”
    nbsp“殊不知伐木山民,每年死去无数。采珠人家,亦是诸多尸骨无存!”
    nbsp“若按王后所言,难不成要全天下的贵族奢侈起来,如此才能富国吗?!”
    nbsp秦时叹息一声:“先生,你没听明白——这一切,都在【有度】二字。”
    nbsp“贵人一味俭朴,财帛存于库中,会使得户枢不转,死水一潭。”
    nbsp“而奢侈成性,互相攀比,则又会抬高物价,使得利益冲击,流水如洪,摧折尽泥沙。”
    nbsp“而如今,宫中王后用琉璃做窗,贵人们定当争相效仿。工坊有了收入,便要多雇庶民采矿搬运。”
    nbsp“商人带着它互市流通,亦需要大量人手搬搬抬抬,小心呵护。”
    nbsp“庶民们手中攒几枚大钱,便可换上一斗粟米,又或者冬日里能烧煤炭,如此,有工做,就有人能活命。”
    nbsp“国库贫瘠,但国防不可一日松懈。”
    nbsp“百越之地,有狼兵虎视眈眈。西域各国,胡羌戎狄每年劫掠。各地天灾要抚恤,官员吏民要发薪饷。”
    nbsp“兵器打造、医药采买,万事万物,离不开【钱财】二字。”
    nbsp“而钱财自贵人手中的流通,来到庶民手中,他们拿去采买物品,期间种种所得税钱,亦向国库流转。”
    nbsp“货畅其流,以通为利,农末俱利,关市不乏。”
    nbsp“而我,”她苦笑一声:“先生看我,是俭朴还是奢靡?”
    nbsp闻巽沉默了。
    nbsp事实上,便是当真用华贵琉璃做窗,眼前的秦国王后仍旧显得十分朴素。
    nbsp他当年周游列国,可是见过贵人宠姬抛撒数斗珍珠入湖水,只为看一眼雨水如珠。
    nbsp殿内史官运笔如飞,此刻已然记得满头大汗。
    nbsp而闻巽静默良久,终于叹服拱手:“王后所言却有道理,是我不通经济之道,大放厥词,实在不该。”
    nbsp秦时本来觉得他可能不大得用——听起来像是怀揣圣人梦想但不通俗物的死读书之人。
    nbsp但对方认错这么快,又觉得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最起码人家拿圣人要求自己,很可能他自己本身也有这样的自律。
    nbsp想到这里,她耐心又多了几分。
    nbsp毕竟,这样的大才如果能够招揽来,以他的名声传播出去,明年甘泉宫的考课,能参与的人必定会更多。
    nbsp看闻巽面有惭愧之色,她反而打点精神,又接着说道:
    nbsp“至于说【尊儒术重教化】是不是如今秦国所需……”
    nbsp“先生,我不懂治国,但以我浅见——并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

第243章 与闻巽对【对话辩论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