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活在民国当顺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夜晚归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带着孩子转一圈的结果就是,离天安门城楼越来越远了。
    nbsp涌入广场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
    nbsp杨福平捏了一把汗,这么多人,生怕有坏分子捣乱。
    nbsp人群里不时的能看到穿军装的人在来回走动。
    nbsp虽然从近城楼处挤了出来,可赖好还能看到阅兵方阵的尾巴。
    nbsp杨福平抓紧了孩子跟媳妇:“别再挤出去了,再出去挤都挤不进来。”
    nbsp红妞使劲儿仰着脖子从人缝里往外看:“什么时候开始?”
    nbsp这个问题问的好,终于在一片熙熙攘攘中,城楼上迎来了这个国家的启明星。
    nbsp杨福平在过后的日子里,无数次的回想这一天。
    nbsp回想这天五星红旗漫卷,共庆山河换新天。
    nbsp194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三十万群众从破晓时分便如潮水般汇聚。
    nbsp工人昂首挺胸穿上整洁的工装,农民跋涉百里带来沾着泥土芬芳的麦穗,学生用冻红的手指紧攥自制标语。
    nbsp下午3时整,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以洪亮的湘音向世界宣告3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4;!
    nbsp声浪穿透云层时,54门礼炮28响的轰鸣震落城楼檐角的积尘。
    nbsp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缓缓攀升,绸缎拂过旗杆的沙沙声让无数饱经战乱的面庞淌下热泪。
    nbsp朱德总司令乘敞篷吉普检阅三军,年轻士兵绷直脖颈喊哑了嗓子,坦克履带在青石板上刻下深痕,银色战机群掠过琉璃瓦时撒下传单如雪。
    nbsp当暮色浸透燕山轮廓,长安街的点点灯光,蜿蜒如觉醒的巨龙。
    nbsp历史在此刻完成壮丽的转身,五千年文明古国终于挣脱枷锁,带着弹痕与希望走进属于人民的纪元。
    nbsp杨福平心潮澎湃。
    nbsp周围环绕的面庞也各个激动不已。
    nbsp等激情略略褪去一些后。
    nbsp才听清刘翠芬喊的什么:“你闺女要睡着啦!”
    nbsp红妞要睡觉,可小锁跟小柱儿已经睡着了。
    nbsp三大三小费劲的挤出了还没怎么散去的人群。
    nbsp福安表示,他可以一带二。
    nbsp被刘翠芬给拒绝了:“你背红妞,我背小柱,一会儿走出这段儿了,看看能不能找到黄包车!”
    nbsp人群在徐徐散去,肾上腺素干了一天的活儿。
    nbsp这会儿连精神头十足的福安,都略微有些疲惫了。
    nbsp可为母则刚,刘翠芬背着小柱,一句抱怨也没有。
    nbsp走出了一里地,才找到一辆黄包车。
    nbsp杨福平决定拒绝了福安的提议:“你坐上去,抱着两个孩子,让红妞靠着你。我跟你嫂子随后跟上!”
    nbsp实在是这个时间,散去的人那么多,真不一定能找到第二辆。
    nbsp福安看看嫂子,也是不容拒绝的样子。
    nbsp于是只好皱着眉头坐上了车,调整好三个孩子的姿势。
    nbsp杨福平跟媳妇目送黄包车提前回去。
    nbsp同时长出一口气,然后相视而笑。
    nbsp不管背动背不动,要真是背着孩子走那么远,那可真是活遭罪。
    nbsp此刻繁星满天,杨福平脚步

第164章 夜晚归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