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活在民国当顺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意外之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还别说,这桃儿一入口就知道,新鲜着呢!
    nbsp杨远信咬了口赞道:“还是那个味儿,有些年没吃过平谷的大桃儿了。是个桃儿就喊着“五月鲜”,可其他地方都不是那个味儿!”
    nbsp杨福平诧异道:“还真是平谷的啊!”
    nbsp杨远信极力推荐:“你自个儿尝尝,我跟你说,有些东西啊,它就认一方水土。
    nbsp俗话说山河藏珍馐,沃土育奇珍,这新疆的枣儿、东北的参茸、西湖的龙井、西藏的藏红花、内蒙的奶酪、云南的菌菇、陕西的苹果。
    nbsp同样的物种,换个地方味儿就错的十万八千里。”
    nbsp杨福平咬了一口,没吱声,一口气吃了仨。
    nbsp辛辛苦苦提回来的这一布袋桃儿,家里人用行动评价都不错,一小盆一会儿功夫都吃完啦。
    nbsp两个小的还一人啃完了一个呢。
    nbsp吃的汁水淋漓,干脆刘翠芬把孩子坎肩儿一脱:“吃脏了洗洗,别费衣裳了!”
    nbsp李水仙夸儿子心细:“可算是知道操心了,出去还知道带个布兜呢!”
    nbsp杨福平猛然反应过来,这布兜,还是张大姐的,赶紧洗干净晾起来,等明儿干了,还得带到粮店呢。
    nbsp这紧张忙碌的一天,晚上上了炕,一回想起来,杨福平心里还有些怦怦跳呢。
    nbsp脑子里冒出个年头,刘五干了编外,自个儿也算半个编外吧!
    nbsp第二天一早,自封半个编外人员的杨站长。
    nbsp接到了突如其来的惊喜,市粮食局的电话打到了区公所,让他去局里有事儿!
    nbsp杨福平匆匆忙忙的赶过去,相熟的干事满脸笑容:“杨站长,局里给咱们配了辆自行车,您签个字儿,钢印都打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杨福平晕晕乎乎的揣着自行车证把车推了回去。
    nbsp一点儿都骑不了,因为不会······
    nbsp这是辆黑色的国产扳手牌28英寸平车,一骑回店里,引起来所有人的围观。(相当于一个村支书,公款配了辆考斯特!)
    nbsp二平跟小孙稀罕够了之后,给车不沾地儿的抬进了后院儿,看样子要供起来!
    nbsp自行车证也锁进了财务室的柜子里。
    nbsp小孙毫不夸张的问道:“晚上要留人吗?”
    nbsp杨福平也没高兴到冲昏头脑,只是冲着来看热闹的王主任咧嘴乐:“就是辆扳手牌儿的平车,不像你那辆是洋货!”
    nbsp王主任指着杨福平的嘴:“别笑拉,再笑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nbsp我那辆倒是洋货,38年的车,都成洋大爷了。你这车出厂最多四五年。
    nbsp能一样嘛!”
    nbsp说笑了两句送走了王主任,杨福平宣布:“这车咱们几个都得会骑,东西就是用的,只要不糟蹋着用就没事儿!
    nbsp万一有个急事儿,不能光我自个儿当车夫啊。
    nbsp局里说了,这车就是给咱们粮店配的!
    nbsp我自个儿可没那么高待遇。”
    nbsp小孙满脸笑容:“真的?”
    nbsp二平:“假的!”
    nbsp杨福平:“哈哈哈哈哈!”
    nbsp(正文已满2000字。
    nbsp上海自行车厂前身是日商小岛和三郎在民国29年(1940年)开设的昌和制作所,位于唐山路1217号,主要生产铁锚牌26英寸平车。
    nbsp民国34年(1945年),昌和制作所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后,成为上海机器厂第二制造厂,生产扳手牌28英寸和26英寸平车,次年改称上海机器厂。
    nbsp1949年5月,人民政府接管上海机器厂,先后改名为上海制车厂和红星制车厂,生产永久牌自行车;1953年定名为上海自行车厂;1993年4月,更名为“永久自行车公司”。)
    喜欢。

第185章 意外之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