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集:史书编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沈砚之喉头发紧,忽然想起去年在洛阳见到的那位白发老妪。她是当年东宫卫统领的遗孀,攥着丈夫的血书哭着说:“我夫君死前提了三个字——‘殿下冤。”那时他只当是妇人执念,此刻想来,字字如锥。
nbsp“陛下,”他深吸一口气,“司马迁着《史记》,不为汉武避讳;班固写《汉书》,直书王莽篡汉。史书之所以为鉴,正在于它敢说真话。若为了一时安稳篡改史实,百年后世人会如何评说大雍?如何评说陛下?”
nbsp萧景渊猛地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随即又慢慢淡了下去。他走到窗边,望着雨中的宫墙,那墙爬满了青苔,像极了他鬓边的霜。“你可知,景琰临刑前,托人给朕带了句话。”他声音有些发颤,“他说,‘阿渊,你要做个好皇帝,不必记得我。”
nbsp沈砚之默然。他忽然明白,这位帝王心中藏着的,从来不是对兄长的恨,而是沉甸甸的愧疚。
nbsp“臣有一法。”沈砚之缓缓道,“可在‘谋逆伏诛后,另附一段考异。写明宗人府有密函存疑,东宫旧部多有鸣冤者,虽无实证,然其事存争议。如此,既不违当朝定论,也为后世留一线探究真相的可能。”
nbsp萧景渊沉默了许久,雨渐渐小了。他回头看向沈砚之,眼中那片沉潜的渊水终于泛起了涟漪:“就依你。”他将玉佩放回案上,“还有,把景琰在国子监时,为赈灾写的那篇《救荒策》,附在他的传记后。”
nbsp沈砚之躬身应是,拿起书稿转身时,见萧景渊正望着那幅《江山万里图》,指尖在图中东宫的位置轻轻点了点。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恰好落在图上,将那片山河照得一片明亮。
nbsp走出紫宸殿时,雨已经停了。沈砚之抬头望向天空,一道彩虹正挂在天边。他忽然想起年少时读的那句“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或许史书从来做不到绝对的真,但只要修史者心怀敬畏,为真相留一丝缝隙,这缝隙里,便会长出公道。
nbsp回到史馆时,编修们正围着一堆竹简争论不休。见他进来,纷纷起身行礼。沈砚之笑着扬了扬手中的书稿:“景和三年的部分,改。”
nbsp老编修王仲之愣了愣:“沈大人,那可是……”
nbsp“是存疑。”沈砚之将考异的写法细细说明,末了道,“咱们修的不是给当朝看的账本,是给千秋万代看的镜子。这镜子得擦亮些,哪怕多花些力气。”
nbsp众人相视一笑,重新围拢到案前。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照在他们专注的脸上。史馆外的海棠开得正好,花瓣上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像极了史书里那些藏在字缝里的真相,虽微弱,却从未熄灭。
nbsp沈砚之坐下,提笔蘸墨,在考异那栏写下第一行字:“宗人府景和三年密函云……”笔尖落下时,他仿佛听见百年后的风吹过,有人翻开这卷史书,在那行小字前驻足沉思。那一刻,他忽然懂得,所谓史书编纂,从来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用笔墨在时光里刻下印记——为了那些不该被忘记的人,为了那些值得被铭记的事。
喜欢。
第684集:史书编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