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集:思想交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秦的天下,在历经了诸多变革与发展后,呈现出一片繁荣又复杂的景象。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思想的浪潮却正汹涌澎湃,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悄然拉开了帷幕。
nbsp都城咸阳,此刻汇聚了各方贤士、学者以及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那高大的宫殿巍峨耸立,仿佛也在静静注视着即将展开的这场没有硝烟的争斗。
nbsp清晨的阳光洒在城中的大道上,照得青石板路泛着微光。李斯作为秦国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早便来到了专为此次思想交流而设的殿堂之中。他身着庄重的朝服,目光深邃而沉稳,心中深知今日这场思想交锋对于大秦未来走向的重要性。
nbsp不多时,儒门的几位大儒也缓缓步入殿堂。他们身着素色长袍,头戴高冠,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范,却又带着一丝对自身学说的坚定与骄傲。其中一位年长的大儒,名叫淳于越,他先是向李斯微微拱手行礼,眼神中却有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之意。
nbsp众人依次就座后,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nbsp淳于越率先开口,他的声音平和却透着力量:“秦自变法以来,虽国力日盛,然于礼义教化之上,却多有缺失。我儒家向来倡导以仁为本,以礼义治天下,如今大秦,律法严苛,虽能一时镇住四方,可长此以往,百姓心中无仁爱之念,只畏律法之威,恐非长久之道啊。”
nbsp他的话音一落,殿堂中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不少儒门弟子纷纷点头,附和着淳于越的话语。
nbsp李斯微微皱眉,却也不慌不忙地回应道:“淳于先生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初定,人心各异,若无律法的严格约束,何以能让这大秦的万千子民遵循统一之规?况且,儒家所言之仁爱、礼义,在这乱世之中,不过是空中楼阁,无法让大秦迅速凝聚力量,走向强盛。”
nbsp淳于越一听,脸色微微一变,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李大人,律法固然重要,可若百姓只是因惧怕而服从,那这天下何来真正的安稳?我儒家所倡导的礼义,乃是从人心出发,让人自发地去遵循善道,如此,方能构建一个和谐有序且充满温情的天下,岂是如大人所言那般无用。”
nbsp这时,道家的一位老者轻咳一声,也加入了这场争辩之中:“依我看来,世间万物皆有其自然之道,大秦如今大兴土木,推行诸多政令,虽是为了国家发展,可未免有些违背自然之理了。律法也好,礼义也罢,都不应过度干预百姓的生活,当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百姓自会安居乐业,国家也能长治久安呀。”
nbsp法家的另一位官员立刻反驳道:“无为而治?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虎视眈眈,若秦国选择无为而治,怕是早已被他国吞并,何来如今的一统江山?只有用法家之法,明确赏罚,严格规范,才能让国家机器高效运转,让大秦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nbsp墨家的一位代表也站了起来,神情严肃:“我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大秦如今连年征战,虽已统一,可百姓也是付出了诸多代价。如今当把重心放在关爱天下百姓,减少奢靡之风,让百姓都能有衣食之所,而不是纠结于这些学说谁更胜一筹,当以实际的利民之举为要啊。”
nbsp一时间,殿堂内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nbsp淳于越看着众人,提高了声音说道:“我等今日在此争辩,并非是为了争个高下,实乃为大秦的长远考虑。儒家之学传承数百年,所蕴含的智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若能将儒家的仁爱、礼义融入大秦的治理之中,定能让大秦的江山更加稳固,百姓更加心悦诚服。”
nbsp李斯冷笑一声:“淳于先生莫要再固执己见了,儒家那一套,在这大争之世早已不合时宜。大秦以法家为本,才能走到如今这一步,若贸然加入儒家那些繁文缛节,只会拖慢大秦前进的步伐。”
&n
第689集:思想交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