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9集:天下回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孩子们的脸上还沾着泥。要是边市能重启,孩子们就能吃上中原的麦饼,部落里的铁匠也能学到秦人的打铁技术。至于质子入咸阳,挛鞮稽粥摸了摸腰间的弯刀,只要部落还在,质子就不会是要挟的筹码。
    nbsp咸阳宫的夜,比临淄和陇西更冷。冯去疾站在殿外,望着天上的明月,手里捏着各地送来的捷报——南疆的瘟疫得到控制,赈灾粮车顺利抵达;陇西郡的边市如期重启,匈奴首领亲自送来了质子;临淄郡的粮价稳定下来,百姓开始主动申报户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丞相,陛下请您进去。”谒者令的声音从殿内传来。
    nbsp冯去疾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朝服,迈步走进殿内。新君胡亥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是各地百姓写来的感谢信。见冯去疾进来,胡亥放下竹简,笑道:“丞相看,这是会稽郡的百姓写的,说咱们修的水利渠,今年能让他们的稻田多收三成。”
    nbsp冯去疾躬身行礼,眼眶却有些发热。他想起始皇帝在位时,朝堂上讨论的总是如何开疆拓土、如何统一思想,从未有人真正关心过百姓的田收多少、是否能吃饱饭。而眼前的新君,登基不过三个月,却把“民生”二字刻进了每一道诏令里。
    nbsp“陛下,”冯去疾声音微颤,“北地郡的旧贵族已被控制,戍卒们的粮草棚正在重建;陇西郡的质子已入住驿馆,边市的第一批交易也已完成;只是……”他顿了顿,还是说出了担忧,“李斯大人和几位老臣,仍在反对黔首爵制,说此举会动摇国本。”
    nbsp胡亥闻言,沉默片刻,起身走到《天下舆图》前,手指划过舆图上的郡县:“丞相可知,始皇帝当年统一六国,靠的是商鞅变法,而商鞅变法的根基,就是‘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如今的黔首爵制,不过是延续商君的思路,让有能力的人得到回报,让百姓看到希望。”
    nbsp他转头看向冯去疾,眼神坚定:“那些反对的老臣,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他们习惯了世卿世禄的特权,不愿失去既得利益。但天下是大秦的天下,不是他们一家的天下。只要新政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能让大秦的基业长青,就算得罪再多勋贵,朕也在所不惜。”
    nbsp冯去疾看着新君年轻却坚毅的脸庞,突然明白,为什么各地的百姓会自发为新政立碑,为什么匈奴会愿意放下刀兵来谈和——因为这位新君,真正懂得“天下回响”的含义:你给百姓一分好处,百姓会还你十分拥护;你给天下一分安稳,天下会还你百年基业。
    nbsp夜色渐深,咸阳宫的烛火依旧明亮。胡亥和冯去疾还在讨论着下一步的新政,从如何改进农具,到如何完善赈灾制度,从如何培养新的官吏,到如何与西域诸国建立联系。殿外的铜钟敲过第十响时,远处传来了更夫的梆子声,清脆而安稳,像极了此刻大秦的天下——虽有暗流涌动,却已见曙光。
    nbsp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咸阳城时,各地的驿马又开始疾驰。有的带着新政的细则前往郡县,有的带着百姓的感谢信返回咸阳,有的则带着大秦的善意,前往西域、前往南疆、前往北疆。这些驿马奔跑在驰道上,像一条条纽带,将咸阳的政令与天下的回响紧紧连在一起,织成一张名为“安稳”与“希望”的网,笼罩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nbsp在临淄城的酒肆里,王二牛又端起了陶碗,这次他碗里的酒,是用新收的小米酿的,格外香甜。邻桌的士子没有再来,听说他去了郡府,报名参加了新君设立的“贤才征召”,想为新政出一份力。在陇西郡的边市上,匈奴的牧民正用马匹换取中原的铁器,孩子们围着中原的商人,好奇地看着他们手里的糖块。在北地郡的长城下,戍卒们正在重建粮草棚,旁边立着的石碑上,“二世新政,泽被四方”八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nbsp这就是大秦的天下回响——从咸阳宫的政令出发,顺着驰道,越过山川,穿过草原,最终落在每一个百姓的心里,化作安居乐业的笑容,化作安稳平和的日子,化作大秦基业长青的根基。而这回响,还将继续蔓延,直到西域的黄沙里,直到南疆的瘴疠中,直到漠北的草原上,直到大秦的每一寸土地,都响起繁荣与昌盛的声音。
    nbsp我可以帮你将这篇小说中涉及的“黔首爵制”“边市交易”等情节进行细化扩展,增加更多人物互动和场景细节,让故事更生动,需要吗?
    喜欢。

第699集:天下回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