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集:手记新解,发现治眼疾妙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霜叶竹一起挖出来,带回了医馆。夜里,陈砚之把藤蔓的花摘下来,放在瓷碗里,又取了霜叶竹的叶子,捣成汁,和花蜜一起调成糊状。他想起祖父手札里还有句话:“敷眼需伴晨露,七日为一周期”,便又嘱咐林小满,明天一早去收集荷叶上的晨露。
nbsp第二天一早,林小满端着盛着晨露的瓷瓶回来时,陈砚之已经把药糊准备好了。他把晨露倒进药糊里,搅拌均匀,然后带着药糊去了刘阿婆家。
nbsp“阿婆,我给您试个新法子,您别害怕。”陈砚之让刘阿婆闭上眼睛,用干净的棉签蘸着药糊,轻轻涂在她的眼睑上。药糊刚敷上去时,刘阿婆觉得有些凉,过了一会儿,又泛起淡淡的痒,可没过多久,那种眼干、刺痛的感觉就减轻了不少。
nbsp“陈大夫,这药敷着真舒服,比喝药管用多了。”刘阿婆忍不住说道。
nbsp接下来的七天,陈砚之每天都带着新鲜调制的药糊去给刘阿婆敷眼。第七天傍晚,刘阿婆特意来医馆,笑着对陈砚之说:“陈大夫,您看,我现在看东西清楚多了,也不流眼泪了!”她说着,还指着医馆墙上挂着的匾额,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出来:“济世仁心”。
nbsp陈砚之看着阿婆眼里的红丝渐渐消退,心里又惊又喜。他回到后院,把这段时间的发现记在手札上,又翻到祖父写的那几行朱砂批注,忽然明白了祖父的用意——原来“蓝英”不是别的,正是那开着蓝露小花的藤蔓,而“露凝霜叶”,指的就是用晨露调和霜叶竹的汁液。祖父当年或许是怕这方子太过特殊,寻常人掌握不好用法,才故意写得简略,只留下些线索,等着后人去发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没过多久,陈砚之能用外敷药治眼疾的消息,就在镇上传开了。不少眼疾患者都来医馆找他,有像刘阿婆这样肝阴不足的,也有因风热上攻导致眼肿、刺痛的。陈砚之根据不同的症状,在霜叶竹和蓝英花的基础上,又加了菊花、薄荷等药材,有的外敷,有的内服,效果都出奇地好。
nbsp这天,林小满看着医馆里排队的患者,忍不住问陈砚之:“师父,您说师祖当年为什么不把方子直接写在手札里啊?害得我们找了这么久。”
nbsp陈砚之望着窗外的老银杏树,笑着说:“你师祖是想告诉我们,行医不能只靠书本,还要多去观察自然,多去实践。有些方子,藏在草木里,藏在晨露里,只有用心去寻,才能找到最适合患者的药。”
nbsp林小满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低头看着手里的药杵,开始认真地捣着霜叶竹的叶子。夕阳透过窗棂,洒在医馆的木桌上,也洒在陈砚之摊开的手札上,那几行朱砂批注,在夕阳下像是活了过来,带着祖父的温度,指引着他在行医的路上,一步步走得更稳、更远。
nbsp往后的日子里,陈砚之依旧会在雨后去后山的竹林,有时是去采霜叶竹和蓝英花,有时只是坐在岩石上,看着竹林里的晨露滴落。他知道,祖父留下的不只是一本手札,更是一种行医的态度——对自然的敬畏,对患者的用心,还有对传承的坚守。而那治眼疾的妙法,不过是这份传承里,最动人的一笔。
喜欢。
第847集:手记新解,发现治眼疾妙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