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9集:医馆盛景,分支遍布周边州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尖触到烫金的“知府府衙”四字,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那时医馆漏雨,她和老药工们举着油纸伞护着药柜,以为这小医馆撑不过那个冬天,可如今,它却长成了能为百姓遮风挡雨的大树。
    nbsp傍晚时分,阿砚把今日的账本算好,笑着报数:“馆主,今日总馆诊了四十六个病人,卖了二十三副药,滁州分号还送来了新晒的药材,够咱用半个月啦!”苏清和点点头,走到门口望着街上的灯火。青阳城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声,她忽然想起庐州分号的老周说过,分号门口也挂着和总馆一样的红灯笼,夜里亮起来的时候,像一串暖融融的星子。
    nbsp夜里,苏清和在灯下修改分号的学徒章程。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她忽然在章程末尾添了一句:“凡入‘仁心堂者,先学‘仁,再学‘医。”写完,她抬头望向墙上的地图,江淮大地上,四个分号的红点旁,又多了几个待画的圈——下个月去府城议事,或许能把“仁心堂”的暖,送得更远些。
    nbsp第二日天还没亮,苏清和就被药工的声音叫醒。走到前堂一看,只见庐州分号的老周又回来了,这次他身后跟着个穿粗布衣裳的青年:“馆主,这是庐州乡下的陈小子,说想跟着您学医,俺看他心细,就把他带来了!”青年有些腼腆,手里紧紧攥着本翻旧的《伤寒论》,眼里满是期待。
    nbsp苏清和接过青年递来的药方子,那上面的字迹虽稚嫩,却写得格外认真。她忽然想起自己刚学医的时候,也是这样攥着药方子,跟着师父认药材、记病症。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青年脸上,苏清和笑着点头:“从今日起,你就跟着阿砚学抓药吧,先认全百种药材,再学诊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日子一天天过,“仁心堂”的分号还在慢慢增加。和州分号旁开了家药农合作社,六安州分号的学徒开始教村民种药材,滁州分号的李大夫收了个女徒弟,据说那姑娘是当地第一个学医术的女子。苏清和偶尔会去各分号巡查,每次去,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分号的药柜更满了,学徒的手艺更熟了,百姓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nbsp这日,苏清和正在总馆整理药材,忽然听见街口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出门一看,只见滁州分号的人抬着块新匾额走来,匾额上“仁泽江淮”四个大字金光闪闪。为首的李大夫笑着喊道:“馆主,这是滁州百姓凑钱做的匾额,说谢谢您让咱分号留在那儿,救了好多人的命!”
    nbsp苏清和望着匾额,又望向街上围过来的百姓,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三年前她接手医馆时,从没想过“仁心堂”能有今天。如今,它不再是一间小小的医馆,而是扎根在江淮大地上的希望,是百姓生病时能依靠的肩膀。
    nbsp夕阳西下,“仁心堂”的红灯笼又亮了起来。苏清和站在门口,看着往来的病人和学徒,忽然想起知府大人请柬上的话。或许下个月去府城议事,她能让更多人明白,医馆的意义从来不是赚钱,而是用一颗“仁心”,护一方百姓平安。
    nbsp夜色渐深,医馆里的灯还亮着。苏清和在灯下写着新的分号计划,纸上画满了圈,每个圈旁都写着地名——寿州、安庆、池州……她知道,“仁心堂”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守住“仁心”二字,这条路就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把温暖送到江淮大地的每个角落。
    喜欢。

第849集:医馆盛景,分支遍布周边州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