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星坠金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微微震颤。屏幕上,T73撞上阿佛洛狄忒高原的瞬间,地表掀起高达5000米的尘埃云,暗红色的熔岩流从撞击点向四周扩散,地震监测仪的数值瞬间飙升至远超预设的5级阈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启动‘大地夯!压制地震波!”秦思远大喊。
nbsp早已部署在高原边缘的20台“大地夯”次声波发生器同时启动,低频声波像无形的巨锤,从地壳深处向上传播,与撞击引发的地震波相互抵消。监测仪上的数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从6.2级降至最终稳定在未对周边火山和设备造成破坏。
nbsp就在T73撞击后的30秒,T89紧随其后,以更精准的角度撞向同一区域。这一次,撞击产生的能量没有引发更大的地质灾害,反而将T73撞击时产生的熔岩流推向高原边缘的低洼地带,为后续蓄水创造了天然的“河道”。
nbsp撞击结束后的10分钟里,整个金星被厚厚的尘埃云覆盖,地表能见度不足10米。梁小龙驾驶着拦截机,冒险穿过尘埃云,传回了第一张撞击点的实时画面——撞击形成了一个直径800公里的巨型陨石坑,坑底积满了汽化后凝结的液态水,淡蓝色的水面上漂浮着未完全融化的冰块,周围的熔岩流已开始冷却,形成暗黑色的岩石外壳。
nbsp“自转数据出来了!”秦思远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撞击后金星自转周期从243地球日缩短至71.8小时!误差不到0.2小时!”
nbsp舰桥内瞬间爆发出欢呼声。李扬看着屏幕上的自转模拟动画——金星的转动速度明显加快,原本静止的云层开始出现“昼夜对流”,撞击点一侧的地表逐渐进入“阴影区”,温度从460℃缓慢下降至380℃,而另一侧仍被阳光照射的区域,温度也因尘埃云的遮挡,降至420℃。
nbsp“第一次昼夜!”梁小龙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回荡,他的拦截机正飞在“阴影区”边缘,能清晰看到明暗交界线在地表缓慢移动,“太壮观了!地表温度还在降,阴影区的水没有结冰,这说明咱们的液态水留存计划成功了!”
nbsp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3小时后,尘埃云逐渐散去,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显示:撞击点陨石坑内的液态水量达8×101?kg,形成了一个直径800公里、平均深度100米的“临时湖泊”;高原边缘的熔岩流冷却后,形成了12条天然河道,将湖泊与伊师塔地高原的低洼区域连接,为后续“北极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大气中的硫酸浓度因撞击产生的水汽稀释,从55%降至42%,CO?浓度也因尘埃云的“固碳效应”,从82%降至78%。
nbsp生物团队的欢呼声随后传来——他们放在伊师塔地的蓝藻样本,在撞击后形成的液态水中竟然存活了下来!这些经过变异的嗜热蓝藻,不仅能在380℃的高温下繁殖,还能利用撞击后空气中的氮元素合成有机物,屏幕上,淡绿色的藻群正沿着临时湖泊的边缘缓慢扩散。
nbsp“立即组织设备,开始疏导临时湖泊的水,引入伊师塔地高原。”李扬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秦思远,制定‘北极海蓄水计划,利用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将撞击产生的液态水引入预设的海洋区域;梁小龙,继续监测大气和地质变化,防止尘埃云引发次生灾害;通讯兵,联系火星新工业谷,加快人工磁场发生器的生产,我们要趁着自转加速的窗口期,尽快解决磁场问题。”
nbsp此刻,金星的地表上,临时湖泊的水正沿着天然河道缓缓流动,淡绿色的蓝藻在水中悄然生长,明暗交界线仍在缓慢移动,第一次昼夜的更替正在上演。而在金星同步轨道上,“马里奥二号”旗舰与运输舰正缓缓巡航,探测器在大气层中穿梭,记录着每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这颗曾经的“太阳系炼狱”,在两颗冰质小行星的撞击下,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朝着宜居星球的目标,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nbsp李扬站在观测台,望着窗外逐渐清晰的金星地表——暗黑色的熔岩流、淡蓝色的液态水、淡绿色的蓝藻、缓慢移动的昼夜线,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像一幅动态的“星球新生图”。他知道,撞击只是开始,接下来的磁场构建、深度降温、生态扩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此刻,他和团队已经用行动证明,即使是炼狱般的金星,也能在人类的智慧与勇气下,焕发出生命的光芒。
nbsp“通知所有单位,休整12小时,之后启动第三阶段任务。”李扬的声音在舰桥里回荡,带着历经挑战后的从容,“为了金星的昼夜,为了这里的每一缕生命,我们继续前进。”
nbsp舰桥内,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笑容。撞击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但新的希望已经在金星的地表上生根发芽。而这一切,只是人类探索太阳系、改造行星的漫长征途上,又一个辉煌的起点。
喜欢。
第382章 星坠金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