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2章 背后目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enxinge5.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陇州、河州、西州怎么回事?这两年赋税虽有起伏,但波动轻微,再平常不过,能有什么蹊跷?”
    nbsp李玄正稍作停顿,沉声道:“《宣记》,陇州志,卷五十三,第十节。”
    nbsp《宣记》乃翰林院编纂的史册,详尽记录宣国典章制度与风土人情,各州府每年诸事皆载入其中,周墨轩与陈洪亮在翰林院便司职此事。王平去年于翰林院时,已见过最新修订的版本。
    nbsp“岚志,卷五十三,第十节……”王平凝神翻阅片刻,低声念叨:“明启十年,六月,西北道遭遇小旱,陇州、河州、西州受灾尤重,百姓纷纷外逃……”
    nbsp李玄正倏然转头看向王平,神色微变:“马学士夸你过目成诵,看来所言非虚。”
    nbsp暂且不论传闻真假,王平只觉自己完全跟不上李玄正的思路,对方说话毫无章法,他至今摸不透对方这番言语究竟意在何为。
    nbsp当他目光掠过手中簿册,凝视纸上数字时,终于察觉异样,神情瞬间凝固。
    nbsp《宣记》记载“明启十年,六月,西北道轻旱,陇州、河州、西州尤甚,民流亡”,可诡异的是,这一年的赋税竟比相邻几年都要高。
    nbsp西北道毗邻西域,所谓轻旱对当地而言堪称大旱,灾荒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官府又能向谁征税?
    nbsp正常情况下,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除非有人在赋税数据上暗动手脚,却遗漏了三州实际灾情。
    nbsp明启十年的税收数额,甚至超过近三年,显然这三年赋税都被篡改过,公然在税收上舞弊,简直是胆大包天!
    nbsp陇州、河州、西州三州加起来,恐怕都不及江南富饶之地的一个州,平日里不受重视也属常理。户部清查账目时,也不会想到核查,毕竟这几年赋税相差不大,谁会特意去查这些州是否发生旱情……
    nbsp事实证明,还真有闲人会刨根究底。
    nbsp能从《宣记》的只言片语中,推断出陇州、河州、西州赋税存在猫腻,这还是书吏口中整日游手好闲、混日子的人吗?李玄正心思如此缜密,实在令人不寒而栗,往后定要与之保持距离。
    nbsp王平心中嘀咕,下意识后退两步,满脸疑惑地问道:“西北道赋税由林侍郎主管,此事他难辞其咎,他怎敢这般行事?”
    nbsp“哼,他哪有这胆子!”
    nbsp“他从前不过一介寒门书生,中进士后被李家赏识,若不是李家暗中扶持,这种足以招致满门抄斩的事,他岂敢妄为?”
    nbsp“大人,既然林侍郎是为李家办事,您也出身李家,为何同我讲这些,究竟有何用意?”
    nbsp王平给自己斟了杯茶,索性放松心态,静候李玄正的回答。他已然明白,不管李玄正目的为何,自己知道的太多,已然无法置身事外。
    nbsp望着立于窗边、迎着大风挺立的李玄正,王平心中暗自叹服。这个在户部众人眼中最闲散无用的人,实则深藏不露,简直是个妖孽,变态的妖孽。
    喜欢。

第602章 背后目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